第二次的《募兵令》沒有等到,但太守府又在城門口的公告欄上貼出了第五份公文,而這第五份公文,徹底引爆了甘州民戶的熱情。

因為這第五份公文,乃是興漢鎮甘州太守府《移民招募令》:興漢鎮第二批百屯計劃在即,先面向甘、涼區域招募農家,凡願前往興漢鎮參加第二批百屯計劃的農家,將享有以下待遇,屯堡內千平尺院落一座,房屋三間,人均河灌水田二十畝,耕牛一頭,羊五隻,耕屯之農戶,永不徵收農稅,不服徭役,募兵自願。

此令有效期三個月,凡有意應募之農家,不限屬地,均可到興漢鎮甘州太守府戶民科詳細諮詢移民事宜。

另:本次應募僅限耕戶。

興漢鎮的第一批百屯計劃已經全數完成,除了大河東岸之外,還有大鹽池的幾個屯堡,至於在瀚海設定的牧莊,暫時還不具備屯堡的功能,尚處於完善之中。

而這次的第二批百屯計劃,是要在大河西岸沿線,開春化凍之後要進行大規模的農業開發做的準備,計劃設立屯堡二百個,屆時將密集地分佈在黃河以西的沿河荒漠之中。

這二百個屯堡,以農場為主,透過在上游引水,一路按照等高線分佈在水渠兩側,每個屯堡能開發的農田,都在兩萬畝左右,屯堡以百戶為一屯。

按照這個時代的民戶規模,單獨的農戶家,普遍都是在六人左右,也就是說,每個屯堡內,將有五百左右的勞動力,透過使用耕牛和先進農具,一個勞動力在沙荒地上耕種二十畝地,還是比較科學的。

而河西地區的甘、涼、肅、沙等州,綠洲農業發達,民戶大量從事農耕,對沙荒地的耕作經驗豐富,這也是老高在北行途中,傳回興漢鎮給甘州的第一份刺史令。

因為政令所描述的待遇,優厚到實在讓人不敢相信,因此,在政令發出之後的數日內,甘州太守府戶民科,前來諮詢和應募者,可以說是寥寥無幾。

也難怪民眾會猶豫和躊躇,這個時代的王朝,對於普通民眾也就是提供基本的安全保護而已,其根本的模式類似於,民戶為王朝提供賦稅和各種勞役,而王朝在收了民眾的錢之後,為民眾提供基本的安全方面的保證,而這個保證其實效率極其低下,就如同黑匈奴騎匪一樣,地方對於這樣的騎匪根本無能為力,民眾反而得在繳納稅賦之後,結寨自保。

而且王朝和地方對於民眾的壓榨其實是無處不在的,類似興漢鎮這樣大規模的用工,如果是由漢王朝組織,地方就會白白勞役民眾,民眾還得自帶乾糧,因為王朝和地方的邏輯就是,不論是修路還是建設學堂,最終走路和上學的還是民眾,因此民眾出錢出力是合情合理的。

所以在興漢鎮這裡,民眾勞役給錢,類似於一種交易,而非徭役之類的勞役,民眾才會如此踴躍,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在廣大甘州民戶嚴重,才是實打實的利益,而和一群連肚子都吃不飽的民眾,談其它的,都是根本無人理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