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甘州是文化西進的橋頭堡(第1/2頁)
章節報錯
焉耆作為西域的重地,承擔著兩個方面的任務,一是沿河而來的客商,要在焉耆做短暫的休整之後,選擇繼續他們的商事活動,另一個方面就是防範西匈奴的侵襲。
自從大漢在針對匈奴的攻略取得多次成功之後,西遁的匈奴就佔據了阿爾泰一帶,尤其是天山南北區域,更是西匈奴的必得之地。
新朝控制西域之後,對西域的控制力逐漸在減弱,主要就體現在西域能夠獲得的物資和人員方面的支援越來越少。
隨著老一批戌卒的老去,新的戌卒得不到補充,加上武器的消耗,現在的新朝西域駐軍的戰力,連之前的一半也沒有。
加上自新朝控制西域之後,無論是糧食軍資還是新兵移民,都基本上由駐軍自己解決的狀態,在西匈奴的侵襲之下,消耗的人員物資遲遲得不到補充。
因此焉耆駐軍的戰力,早已不是強漢時可比,孱弱的焉耆駐軍,現在連生存都成為了問題,更遑論在與西匈奴的對攻當中獲得勝利了。
幸好西匈奴的攻城能力不強,在依靠堅城多次獲得勝利之後,焉耆駐軍的生產都無法正常進行,自己的造血能力被削弱到了極致,就如同掛在胡楊樹上的秋葉一般,不知道哪一場風中,就零落在廣袤的戈壁之上了。
從東向西的行商,從焉耆可以選擇兩條路,一條是中路,經過焉耆之後,經輪臺往北,沿大河行進,另一條是南路,經焉耆之後向和田沿山行進。
但日益稀少的行商,已經減少到一個月都很難見到一波了,因為匈奴的侵襲和劫奪,大量受損的行商選擇了及時止損,這也是焉耆日益頹廢的重要原因。
不止焉耆的局面是這樣,其它西域的新朝駐軍和各個城邦國家,也進入到了朝不保夕的狀態當中,很多城邦都暗中投靠了勢力雄厚的西匈奴。
西域的新朝駐軍,無論是本地民戶中選拔的戰士還是老卒,在焉耆數十年的戍守當中,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從強盛走向了四面皆敵的狀態之中,這實在是讓人唏噓不已了。
新甘州城的建設工地上,到處都是湧動的民工工匠隊。
作為一個沒有設計城牆的新城,從這個時代的眼光來看,這簡直就是不可思議的一件事情。
興漢鎮對於新甘州城的營建,是從道路和供水系統的設計開始的。
十八縱十八橫的道路設計,把巨大的河灘地分割成了三百多個整齊的區域。
南北為路,東西成街是興漢鎮的傳統。
而用山川河澤為路名,以諸子百家著作做街名,則是老白的創舉了。
這樣的命名方式,讓新甘州城即便才是一個城市的雛形,就兼具了廣納八方,匯聚各種思想的立意。
新甘州城沒有內城和外城的區別,更沒有修建一個像樣的城門樓。
東西是以一條寬達十丈的大路為基準,大路分為上下行,中間設計了綠化帶,道路兩側施工了寬達兩丈的暗溝,暗溝裡除了收集汙水之外,還兼具了敷設管道及電線的功用。
是的,從城市設計開始,這就是一座有區域集中供水,部分高檔社群淨化水入戶,具有公共電力和照明電力設計的新型城市。
新甘州城的城市供水,將透過正在施工的弱水水庫來實現,這座小庫容的水庫,日供水量可達十萬噸,極限供水量達五十萬噸。
因為使用了上游的清潔來水,弱水河河水甚至無需過濾,只需簡單沉澱就能作為飲用水來使用。
供水採用承插式鑄鐵管道,鑄鐵管道全部來自興漢鎮鋼鐵廠,這座剛剛投產的,位於興漢鎮南部大山當中的鋼鐵廠,年產麵包鐵達十萬噸。
供電採用興漢鎮鐵質大水車帶動發電機發電,供電電壓為交流一百二十雷,主要用於城市公共和居民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