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您是老當益壯的,更是秦國公府的定海神針。”

梁安不吝嗇自己的讚美言語,而這個老婆婆確實看著梁安悠悠的嘆了一口氣。

“來了這裡就不用把這裡當外地,怎麼說你也是喊我一聲外婆。”

“是是。”

梁安急忙應著,而後這老婆婆一拍手。

“哎,你看我是要問你喝點兒什麼?我這府邸可不比其他,沒有多少上好的茶葉倒也有幾位老相識送來的家鄉特產有龍井,野生的烏龍茶,不知道你想要喝點兒什麼?”

“不用麻煩了外婆,一杯清水就好,我這身體可是無福消受這麼貴的東西。”

“什麼名貴不名貴的?都是些老兄弟們自己在自己的山頭採摘後送來的。”

不過這個老夫人說完梁安急忙說了一句。

“也不敢勞煩外婆如此忙碌,我這病號倒是成了讓您伺候的,應該是我伺候你才對。”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對了,大寶,小寶,你們別在這愣著了,抓緊去給你們姐夫拿點兒你們的好吃的,不是一直說著要習武嗎?這不是有現成的,等你們姐夫好了,把你們姐夫哄開心了,讓你們姐夫好好的教教你們。”

原來眼前的兩個孩子叫大寶和小寶,那年紀大的是大寶,是秦康平的兒子,而是那年紀小的叫小寶,是秦康安的孩子。

外婆寵溺的看著兩個孩子想要帶著兩個孩子走,可是這兩個孩子被梁安的問題所吸引,一個勁兒在梁安面前說著為什麼要修武。

秦康平的兒子大寶還理所應當的說著“爹爹是軍中大將,我肯定要習武,以後也要在軍中立足,總不能像個書呆子一般只知道知乎者,也就像我的二叔,回來一次就被爺爺抽一頓。”

“啊?”

這一下子梁安好像是聽到了了不得的訊息,只能尷尬的笑笑,而小寶也是說著附和自己哥哥的話。

“對的,我也不想像我父親一般。所以我要習武,省的天天挨爺爺的打。”

梁安卻是搖了搖頭。

這都是什麼和什麼啊!

“你們該讀書也該習武,這不影響啊,難道你們先生沒有教過你們君子之道嗎?”

梁安倒是很隨意的和大寶小寶在那裡說著君子之道,在一旁的老婦人也是很有興趣看著梁安所說的君子之道,而這兩個小傢伙也是在那裡等候著,想要看看這君子之道是什麼。

梁安就在那裡說著,古之君子既能讀書也能上馬殺敵,可不是隻能夠讀書的,也能夠配三尺清鋒,騎得了馬,射得了箭的。

可是現在這個文人呢?

哎!

說到這現在的文人,梁安嘆了一口氣,不過樑安嘆氣,旁邊的老婦人卻更是開心不已。

“現在的文人這不是有你這一個代表呢,文也能夠考得狀元,武能夠統兵上馬殺敵,而且還能夠擊敗契丹有數的勇士。這不是真正的君子嗎?”

“外婆你太抬舉我了,我也只是因緣際會罷了,身為大康的武將為陛下效勞這是本分。”

不過樑安說著還是摸了摸大寶小寶的腦袋。

“你們兩個習武,我可以安排人教你們,這是沒有問題的,不過你們也不要在文學上落下,可不要給別人一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形象。要做就做那能文能武的。”

雖然大寶和小寶現在不懂得梁安說的大道理,可是也是在那裡點頭。

“姐夫說什麼我們就相信什麼,既然外婆都說姐夫了不得肯定是了不得的。”

這說的梁安有點汗顏。

只是他們這麼說著的時候,門外又有聲音響起。

“大寶,小寶。”

聽著是一道和他們差不多的孩童聲音,大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