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眾人聞言,一陣眼神交換,方正接著說道:“林施主請放心,我少林不是龍潭虎穴,當可來去自由。只是我等也會一片好心,並非強要施主拜入少林。”

那邊方生也開口勸道:“林施主,我知你山下自有住處,不過灑掃乾淨,置辦傢俱物什總要時日。不若先在我少林安頓幾日,我觀林施主頗好美景,不如著人帶領你遊覽一番少林美景可好。”

林志寧這才面上轉好,應道:“如此也好,多謝諸位大師體諒。”

當下方正喚過一位年輕僧人,為林志寧準備禪房,又有一人帶領他四處遊覽。

待林志寧離了大雄寶殿,眾僧面面相視。其中一人說道:“方丈師兄,你看……”方正接著道:“不必多言,少年人年少氣盛,在所難免。只是我等還需認真勸解,總要化解恩怨才是。”

再說林志寧,先前有方生在側,不好駐足細細觀賞。現下止有一位年輕武僧,也不多話,只顧帶著林志寧到處遊玩。

接下來幾日裡,出去藏經閣不許進去之外。其他少林禪堂殿宇,例如六祖堂、鐘樓鼓樓、千佛殿、達摩洞等一一看遍。

晨誦佛經,武僧集體練武也不禁他觀摩。他也忘了來時的不愉快,有佛法中的疑惑也向少林高僧求教,少林眾人樂的他如此。最好他感悟少林武功佛法,皈依少林才好。

在這莊嚴肅穆,寧靜平和的氣氛中。林志寧內心的躁動平息很多,佛於道通,這幾****的道法佛學大有長進。更是窺得了幾分佛門武功的奧秘,與自身武學見識大有裨益。

但是佛法終究於他心性不和,沒過幾日,他便察覺其中道理,知道再不可深入,否則後患不小。

中國自古便是道佛儒三家教化,三家思想深入人心。其中尤以儒家最為昌盛,可謂深入骨髓血脈。但是近代以來,天災**,外族入侵,中華名族慘遭蹂躪,加上西方文化入侵。年輕一代大都受其影響,雖然骨子裡流淌的儒家思想不變,終究沾染了幾分強盜思維。

武學之道,修煉到高深處,便也是哲學。除非能自出機杼,開創一派,否則心性不純,難至巔峰。

他如今儒道研習不深,倒是對醫道跟道家研習的很是深入。好在那都是他興之所在,否則怕是武功難有寸進。

如今若是精研佛法,怕是他真要匯聚孺子百家,自成一道才能繼續前行了。

只不過,他也隱隱有悟,說不得,他以後真就會走上這條路。畢竟融匯儒道醫就在眼前,再多學幾門也未嘗不可。

只是現在萬萬不敢分出太多心神,當下提出告辭。

第七章紛至沓來

回道自家小院,林志寧在門口掛上“謝絕見客”的牌子。

在少林寺待了幾天他算是想明白了,自己還是被這瑣事束縛,不能順遂心意。

那班武林中人說他高傲也好,說他不識好歹也罷,於他沒有半點干係。為什麼自己要委屈心思,迎來送往。

須知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武林中人有求於他,並非他有求於武林中人。便是他再怎麼委屈心思,旁人最多贊他一句“謙謙君子,仁心仁術”,其實於他沒有半分好處。

看到灑掃乾淨,換上新傢俱的小院,他頗多感慨。自己又有了一個家,只不過這個家雖然也佈置的簡單溫馨,終究沒有人氣。

心裡胡思亂想,思緒越飄越遠。一會兒想到家人朋友,一會兒又想到全真教的長輩同僚,一會兒也想起自己還須擾得這個世界更亂點才好。

思緒一時不定,他也沒有練功的興致,不知道該幹什麼,他就在院中檢視重新佈置過的幾間屋子。

按照他的吩咐,一間留作臥室,一間留作客廳,一間充作書房,還有一間沒有處理,暫時充作儲物室。這是一座兩進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