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1/5頁)
章節報錯
艦船趕到時,礁石上只剩下了“橫海”的蒸汽機殘骸,船體建築已經在颶風摧殘中蕩然無存。
“威遠”艦家族中具有技術轉進點地位的“橫海”,就這樣異常可惜地夭折了。
第六號鐵脅輪船
1885年11月24日,船政廠內熱鬧非凡,在船政大臣裴蔭森主持下,又一艘鐵脅輪船開工建造。
新軍艦的工廠排序為第六號鐵脅輪船,設計模仿自前一艘的“橫海”艦,因而仍然屬於“威遠”級軍艦。裴蔭森鑑於馬江海戰中,船政為了兵商兩用而造的軍艦落得“兵商兩絀”的悲慘結局,下決心“專造兵輪,永不準再造商船”,要建造真正實用的軍艦。經與工程師魏瀚等商議,決定在“橫海”艦的設計基礎上,再進一步進行最佳化,加大船寬,加大主機功率。
第六號鐵脅輪船艦長67。66米,略小於“威遠”等艦,寬10。27米,則顯得加寬。艙深7。71米,艦首吃水3。35米,艦體中部吃水3。81米,艦尾吃水4。23米。排水量1300噸。選用了從英國進口的1600馬力三汽缸康邦蒸汽機,功率1600馬力。(43)
船體外形和火炮佈置方面,與“橫海”幾乎一樣。第六號鐵脅輪船軍艦艦體也安裝了舭龍骨,所用的火炮採購自德國,中間人則是那位替“橫海”進口英國火炮的德國軍火商福克。計在軍艦艦體前部兩舷的耳臺內各安裝一門150mm克虜伯艦炮,射界120度,中後部兩舷安裝四門120mm克虜伯艦炮,射界90度,尾樓上另安裝一門150mm克虜伯炮,射界210度。為了防備魚雷艇,第六號鐵脅輪船還配備四門哈乞開司五管機關炮,兩門安裝在飛橋上,兩門分別安裝在前後金屬製造的桅杆桅盤裡。軍艦的中桅上方不佈置武備,因而採用了木質桅杆。
比“橫海”的武備更先進一步的是,新軍艦還配備了兩具魚雷發射管,安裝在艦首兩側,“用以衝擊敵船”。(44)
綜合這些先進配置,第六號輪船可以認為是“威遠”級軍艦的最終最佳化改型。
第六號鐵脅輪船“廣甲”。
就在第六號鐵脅輪船即將下水前,福建船政突然接到兩廣總督張之洞要求幫協造軍艦的訂單。此前,船政已與兩江開啟了一項全新的艦船建造、調撥制度。即,不在按照以往舊有的外省無成本調撥船政軍艦的辦法,而採用貼補船政造艦材料成本,以此減少船政的經濟負擔。張之洞要求模仿兩江定造“開濟”級巡洋艦的先例,由兩廣出材料成本費用,為兩廣建造四大四小共八艘軍艦。有鑑於兩廣海防需要軍艦急迫,經過商議,決定把即將下水的第六號鐵脅輪船先安排給兩廣,充抵訂單內的軍艦。
1887年8月6日,第六號鐵脅輪船成功下水,已由兩廣認領的這艘軍艦,被張之洞命名為“廣甲”。12月4日,由廣東選派的接艦軍官武永泰管帶,船政學堂廣東籍學生程璧光為幫帶,“廣甲”艦駛出閩江,進行航試。測得順風順潮時,輪機每分鐘125轉,航速超過14節。(45)
1888年1月14日,兩廣總督張之洞從虎門出發,檢閱南海防務。搭載乘坐的,就是剛剛抵達廣東的“廣甲”艦,“乘坐新造‘廣甲’兵輪出洋,藉以考驗該輪行駛遲速”。此次巡弋,“廣甲”離開虎門後,遊歷海南島海口、廉州的北海、欽州、潮州、汕頭等洋麵,最後還抵香港。全程軍艦執行一切正常,透過了外海風浪的檢驗。(46)
管轄南天的廣東水師,原本裝備的都是噸位較小的炮艦,噸位超過千噸,且列為三等巡洋艦的“廣甲”到來,令巡防形勢為之一振,“廣甲”也順理成章地佔據廣東水師旗艦的地位。1889年11月10日,張之洞上奏,為培養兩廣的近代化陸、海軍人才,於黃埔設立軍校。為人精明油滑、深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