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風順水的事誰都會幹,可逆流而起併成就一番事業的人才真值得佩服。轉眼一年又過去了,到了大宋靖康四年,趙檉在西京勵精圖治,整軍練兵,積蓄力量,時刻警惕女真人的野心。

被趙檉一番折騰,延緩了大宋的滅亡,磕磕絆絆的又苟延殘喘地活到了今天。趙桓也想幹一番事業,他下詔免除十七項弊政,以減輕民間疾苦,試圖重振大宋昔日雄風。可朝中雖然經歷了趙桓的一番清洗,可這些人在一代人的影響下,也沒落了,可謂是以不肖易不肖,壞人接壞人的班。耿南仲一班小人操縱朝政,純用小人;國家想要好也得費點勁兒。

對於戰爭趙桓是一直忐忑不安的看著女真人,他擔心金軍再次南下,可是他從心底中是不想打。而朝中主戰主和兩派還是鬥得不可開交,主張和的,理由是金惹不起,和平相處多好啊,把有限的軍力用於防守,可保太平。主戰的是想一洗金軍兵臨城下之辱,收復被金軍又搶回去的燕京。

一個沒落的時代,必定會有一種遲暮的思潮勉為精神支柱,這種思潮必定具備相當的功利性。現在主和還是朝中主流,因為皇上不想打,而在封建王朝,只有皇帝一個人說了算,你不取悅皇帝,你不讓皇帝高興,皇帝怎麼能給你機會?你怎麼能施展自己的抱負?皇帝也是人,是人就要犯錯誤,你老批評他,他也不高興,他不高興就不理你,你再有能耐,頂個屁用?所以大家都哄著皇上高興。

其實不管是戰還是和,都是為了保衛大宋的江山,只是,戰也好,和也罷,背後都是需要實力的,這恰恰是大宋朝最弱的地方。宋兵多年積弊並不能夠克服,戰鬥力也不能迅速提高,終敗於金兵。儘管在簽訂城下之盟以後,再下決心抵抗,但因積弊之深不能立即克服,戰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但事情不是都以你趙桓的意志為轉移的,在大宋大家可以順著你說,陪著你玩兒,女真人卻不管他那一套。剛收了夏稅就急急忙忙的給金國送去了,可女真人就遣使來問罪,質問他們為啥把些夾雜了穀糠的糧食、成色不好的銀子、還有偷工減料的薄絹當貢品送來了,難道是還想打嗎…

第六十九章 選擇戰爭

靖康二年的金上京地區的奴隸起義經過兩年的動亂才逐漸平息下來,但是對完顏家族的震動卻還餘韻未消。他們幾乎傾盡舉國兵力進行了殘酷的鎮壓,可是餘孽在阿疏的率領下退入裡眉五國部的舊地,依託老爺嶺和他們對抗。

混同江流域與漠南地區,這是金朝龍興之地,包括女真各部落的住地,還有契丹、奚、渤海以及五國部、吉里迷、兀的改等各族。而那裡山林茂盛,地形複雜,還生活著散居的女真人,一直沒有歸附。過去這些部落並未形成像完顏部、五國部等的聯盟集團,所以對金國的難以形成威脅,只是任其自生自滅。

但是隨著阿疏率領數萬的逃人進入,那裡被他迅速的統一起來,全部歸於新崛起的五國部,據說已經形成了個十萬人左右的大部落,他們中既有復叛的蒲聶部、抹捻部、紇石烈部、石魯部、陶得裡部,也有過去依附的契丹人、奚人、渤海人,但是大部分是虜獲內遷的漢族人,而現在還有逃奴不斷的從各處湧入。

這些叛人和逃奴不但漁獵採集,還有漢人利用山中的谷地伐木種糧,甚至還開採山中的鉛礦和金礦,利用靠近韃靼海的優勢與外界交易,換取生活用品和武器,現在已經初具規模。

這些人往往會在冬季的時候從山中出擊,搶掠附近的猛安,殺死官員,放走奴隸,搶走馬匹和糧食,有時還會組織小部隊深入偷襲金軍。搞得上京附近人心惶惶,但是那裡又山高林密大部隊無法進入。小部隊又沒有什麼作用,現在只能沿河築起堡寨。治軍防守,防止他們過河騷擾。

而這些只是外患,現在完顏部的內部也因為此次民亂起了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