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烹飪班(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麥振新,在這個學員群體中年紀最小的,好奇心總是驅使他不斷探索。這天,他興致勃勃地提問:“老師,我在家裡看奶奶炒菜,發現她總是三隻手指捏一撮鹽,這一撮大概有多少鹽呢?”
我微笑著回答他:“嗬!三指一撮,可大可小,這確實不容易估算。不過,我可以給你一個參考標準。一般來說,三指指尖捏一撮食鹽大約是兩三克的量。比如,我們常見的啤酒瓶蓋,去掉橡膠墊後,平裝滿一瓶蓋的食鹽,大約是6克左右。這就是成年人每日攝入的食鹽量。
另外,我們喝湯用的瓷勺,平裝1勺食鹽的量大約為18克。一家三口一日所需的食鹽量,就可以用這個瓷勺來衡量。當然,每個人的口味不同,食鹽攝入量也會有所差異。但為了健康,我們還是應該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
麥振新聽得津津有味,恍然大悟。他終於明白了為什麼家裡炒菜時要控制鹽的用量。看著他滿意的笑容,我的心中也泛起了一絲欣慰。麥振新低語:“原來,這生活中的點滴小事,都蘊含著大學問。可真是生活處處皆學問,只需用心去發現。”
楊逸輕聲問道:“老師,白魚都處理好了,下一步我們要做什麼?”我拿起一條處理好的白魚,開口講:“我們先要將魚牙處理掉,它在哪裡吶?就在鰓的後邊中間這塊,一個它,一個魚鰭,是魚身上最腥的,都得去掉。再給魚打上一字刀,兩面都打好了……”
看著他們熟練地將魚牙和魚鰭處理好,我不禁想起了我國北方的傳統烹飪方法。
我接著說道:“現在我們開始碼味,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首先,捏一撮鹽,小心翼翼地將鹽均勻地撒在魚身上,然後再翻個面,同樣地,撒上一層薄薄的鹽。接下來,為了去除魚的腥味,我們要撒上一些花雕酒。花雕酒的香氣能夠中和魚的腥味,使魚肉更加鮮美。”
“接著,將切好的蔥段鋪在魚身下,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魚在蒸的過程中,熱氣能夠順暢地流通,使魚肉更加鮮嫩。同時,在魚肚子裡也要塞入一些蔥薑片,這樣能夠讓魚更加的入味。”
“在魚肉處理好後,我們要準備一些冬筍切片,這是為了讓菜餚的口感更加豐富。此外,還要準備一些雪裡紅鹹菜切末,用來調色和增加口感。”看著大家忙碌的身影,我彷彿聞到了雪筍蒸白魚的香氣。
正如我國某位著名的美食家所說:“烹飪一道佳餚,不僅要有精湛的技藝,更要有一顆熱愛美食的心。”在這個溫馨的場景中,我們每個人都懷揣著對美食的熱愛,共同努力,只為呈現出一道道美味佳餚。這不僅是對美食的尊重,更是對生活的熱愛。
我繼續給學生們演示,把一片筍片碼放在魚身上,碼上一些雪菜末,再碼上一片筍片,就這樣間隔碼放到魚腹後面。接著,在筍片和雪菜末上面,放上一勺豬油,這樣可以起到去腥增香的作用。“熱水蒸8分鐘……”
這時,我想起了我國著名烹飪大師川菜之父陳麻婆的事蹟。他擅長烹製麻辣菜餚,特別是在魚的製作上有著獨到的技巧。他曾說過:“烹飪之道,貴在火候,熟透而不爛,嫩滑而不生。”正是這種嚴謹的態度,使得他的菜品深受食客們的喜愛。
回到課堂上,我告訴學生們,這道菜的關鍵在於火候的把握和食材的搭配。火候大了,魚肉會變得老硬;火候小了,魚肉又不熟。而筍片和雪菜的搭配,既能增加口感,又能去除魚的腥味。最後,豬油的加入更是讓整道菜煥發出濃郁的香氣。
在學生們聚精會神地聆聽之際,我再次提醒他們,生活中的烹飪也是如此,我們需要不斷地學習、實踐,才能掌握各種烹飪技巧。正如我國烹飪大師們所言:“烹飪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生活態度。”
“熱水蒸8分鐘……”隨著我的呼喚,學生們紛紛把目光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