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芳瞧著打不起來,拍拍方劍平的腦袋。

方劍平也快力竭,就把她放下來。。

隨後兩人就聽到張老二吼:「老九,去把張仁義叫過來。她不說,我問張仁義!」

張老九也覺得沒啥看頭,立馬去找人。又怕張仁義心虛不敢來,叫上將將得到訊息過來的四哥。

「我說吧。」

蒼老的聲音從小芳身後傳來。

小芳下意識回頭看去,一個小老太太,得有七十了,也拄著柺杖。不過她的柺杖不是用來打人。小芳看到柺杖所經過的地方有很深的凹槽,估計她身子骨不好,立馬拉著方劍平後退,別碰著她。

來貴家的注意到方劍平疑惑,小聲說:「張仁義的娘。」

她住在村子裡頭,村頭的年輕人和小孩認不清,上了年紀的人都認識她。圍觀的這些中年人老年人就讓開一條路。

張支書立馬讓張小葉去搬個板凳,這邊離她家最近。

他嚴肅的時候誰都怕,包括被高氏慣的不行的張小葉。

一眨眼的工夫,張仁義的娘就坐在椅子上。

小芳越發確定她身體不好,扯一下方劍平,小聲問:「不會氣死吧?」

方劍平心底不安,摟住她輕輕拍拍她的肩頭:「別擔心。她這輩人什麼沒經歷過。」

兒子偷人恐怕真沒經歷過。

小芳很想說,但怕一語成讖,到嘴邊又咽回去。

張仁義的娘嘆氣道:「廣進,不怪你不知道。我給仁義找物件的時候你還沒退伍。他結婚那年你回來的,對吧?」

這事張支書記得很清楚。

當時村裡人覺得他退伍軍人有面子,哪家娶媳婦嫁閨女都請他,以至於回來一年他胖了一圈。

「你是說之前他倆就認識?」

張仁義的娘微微點頭,看向老六的媳婦,「那時候跟現在不一樣,還準拿家裡的東西去城裡賣。他倆賣菜的時候認識的。」

此言一出,眾人譁然,二十多年了,他們居然都不知道。

張仁義的娘接著說:「我也不是不講理的人,仁義回來說,有個姑娘不錯想讓我找人說說。結婚這麼大的事哪能由著孩子。我就說,先找人打聽打聽她家情況,不能——」看到高氏,沒敢往下說,只是給張支書使個眼色。

張支書道:「攤上我娘這樣的,這輩子可——」

「張廣進!」高氏大聲吼。

張支書轉而道:「大嫂子,後面的事你不說我也知道。」

老六的丈母孃確實厲害,家裡也窮的叮噹響,指望嫁閨女發一筆。張仁義的娘當然不願意當這個冤大頭,所以就沒同意。

後來怎麼嫁給老六了呢。

建國后土地分到自己手裡,張支書這個見多識廣的又回來了,帶著堂兄弟們踏實幹兩年,帳還清了,也存了一點娶媳婦的錢。

這時張老六的這個媳婦因為沒人敢娶,耽擱的年齡大了,他丈母孃不敢再要那麼多禮錢,媒人一介紹這事就成了。

張仁義的娘怕他丈母孃,老六的娘不怕。小芳的二奶奶跟她奶奶當了幾十年妯娌,雖然幹不過她,但積累了很多經驗,對付親家綽綽有餘。

不過這樣說就扯遠了。

張仁義的娘一看高氏,圍觀的人也都明白,人家不想貪個囂張跋扈的親家。

這點大夥兒也都能理解。

但不能理解張老六的媳婦。

有人就問:「你既然心裡還有仁義,幹嘛嫁給老六?」

謝蘭不禁罵:「不嫁給老六,哪能跟張仁義那孫子搭上線?」

老五扯她一把,人家老孃還在這兒呢。

「當孃的沒教好,還不許我罵?」謝蘭看向張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