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阮關被破的訊息傳到幽州,引起了極大的震動。

幽州留守是丞相周贄,他第一時間給前線的史思明上報這個訊息,並且建議史思明立刻回援。

但他的行為被史思明的皇后以及一些大臣勸阻了。

“我聽說陛下在前線勢如破竹,敵軍不能抵擋陛下的聖威。”辛皇后對大臣們說道,“我也聽說了之前陛下與丞相,還有諸位忠臣一起制定的策略是攻下媯州,攻下媯州之後,才能更有效打擊奚族和契丹人?”

周贄回答道:“是的,但這些是陛下與諸位大臣的事,皇后娘娘身為後宮之主,不應該干政。”

辛皇后臉色閃過一絲不悅,但她還是忍住了。

“陛下戎馬半生,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現在到了危如累卵的時候,我身為皇后,難道連站出來說兩句都不行嗎?”

“自然是行的。”不等周贄說話,張通儒立刻接過話,“丞相,下官知道您擔憂現在的局勢,皇后娘娘也擔憂,諸位忠臣同樣擔憂,您就讓皇后娘娘把話說完,再把奏疏發往前線也不遲。”

周贄頓了一下,知道皇后今天突然跑出來,必然是張通儒唆使了。

史思明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現在又在如此嚴寒的環境下圍攻媯州,朝堂私下都在傳聞史思明可能命不久矣。

朝堂的勢力基本分兩派,一派是史朝義,也就是史思明的長子。

一派則是史朝清,辛皇后的兒子。

史思明也曾經多次表達了要殺掉史朝義,立史朝清為太子。

這讓更多機會主義者想要投到史朝清這裡。

張通儒就是一個例子。

張通儒在前年跟隨安祿山南下的時候,留守打清河兵敗,導致後方被阻斷,有很大的責任。

只不過後來安祿山被洛陽被殺死,叛軍大混亂,史思明掌權需要拉攏人,所以沒有追究他的責任。

但那也意味著張通儒在叛軍中失去了繼續往上升的空間。

如果他還想繼續往上爬,就必須找到另一個依靠,這個依靠看起來就是史朝清。

“那就請皇后娘娘說完。”周贄道。

“現在陛下在前線,勝利在即,如果丞相將五阮關的軍報發過去,陛下只能撤兵,那麼對媯州的圍攻,就會功虧一簣。”

“對,皇后娘娘說得對!”這一次跳出來的是高尚,他表現得非常積極。

高尚以前在安祿山那裡和嚴莊是一個級別的,在安祿山攻克洛陽後,這兩個人都晉升為宰相級別的官員。

奈何一朝天子一朝臣,安祿山死了,安慶緒是個只會吃葡萄的廢物。

高尚混入史思明這裡,卻輪不到他做宰相了。

可誰沒有一個做宰相的夢呢?

“皇后娘娘和陛下是夫妻,陛下對皇后娘娘恩寵有加,難道娘娘還會害了陛下不成!”

其他官員都議論起來,有人反對皇后的說法,有人卻表達了贊同。

贊同的竟然佔大多數。

這足以說明幽州內部派系已經悄然分化。

連周贄內心也在問自己,史思明還能活多久?

我是不是也應該為自己以後考慮?

“那皇后娘娘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不要打擾陛下圍攻媯州,我們自己處理五阮關的危機。”

辛皇后此話一出,大殿內陷入了一種死寂中。

如此大的危機,瞞而不報?

史思明是出了名的殺人如麻,如果危機被化解了,還好說,如果危機沒有化解……

但周贄轉念一想,以史思明對這位辛皇后和他兒子史朝義的寵愛,這個危機真的解決了,必然立刻立史朝義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