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眾矢之的(第1/2頁)
章節報錯
楊國忠在洛陽的行為很快震驚朝野。
但誰都知道楊國忠是怎麼上位的,沒有人敢得罪楊國忠。
平時連李林甫都讓楊國忠三分。
就像一個公司的總裁,看到董事長的大舅子了,不是想開除就開除的。
但搞人的辦法千千萬,就看你會不會用。
大佬搞人,從來不親自上場。
第一個跳出來指責楊國忠的人是大理寺少卿劉壁。
劉壁給楊國忠扣了幾個罪名:擅權、結黨、排除異己。
最後總結下來,楊國忠這是要謀反啊!
接下來,同為大理寺少卿的汪緣也站了出來。
刑部侍郎李獻和張離也都站了出來。
他們向李隆基上書,表示楊國忠發回長安的這些文書,漏洞百出,大理寺和刑部根本無法根據朝廷的綱常進行審理。
一句話:這他媽的不合理!
接下來,聲討楊國忠的聲音,快速在長安放大。
御史臺的繼位侍御史,例如吉溫、盧鉉,還有下面幾位監察御史紛紛對楊國忠展開了彈劾。
連御史中丞楊慎矜,也對楊國忠的行為表示憤怒。
甚至洛陽令楊慎名也向長安呈遞了奏疏,表示楊國忠在洛陽的行為,嚴重傷害了朝堂綱紀、律法。
數日之後,更多大臣加入進來,聲討楊國忠的聲音如同山洪海嘯一樣,席捲起來。
大唐不是大明,大唐的權力結構相對簡單。
這種相對簡單的權力結構,對皇權的制約是更大的。
例如大宋,對宰相的權力是進行了多份切割的,在官僚集團內部也加強了權力制衡。
大明在官僚集團內部的制衡結構上,算是繼承了大宋。
甚至直接將宰相剝奪了,軍國大事的批閱,一律大明皇帝親自來,沒有大明皇帝的批紅,只能乾著急。
地方上權力結構分割得更徹底,司法、行政、軍政和財政,大多進行了切割。
但大唐還沒有完全得這麼細,甚至在玄宗一朝,有開倒車的現象。
地方做大,朝廷群相制度被廢除,政事堂被擱置,中書令職位被確實,李林甫可獨斷朝綱。
這些都是天寶年間權力失衡的表現。
這讓李隆基個人很舒服,但李隆基也必須遵照一點:權力妥協。
例如李隆基不會隨意否定李林甫的意見,因為他在治國方面已經過分依賴李林甫。
換做以前群相制時代,李隆基看那個宰相不爽,可以直接開懟,因為還有其他宰相撐場面。
所以,這就叫你得到了安樂的生活,卻也必須讓出一些東西來。
現在突然出現那麼多人聲討楊國忠,絕不僅僅只是楊國忠真的在洛陽把規矩給壞了,而是權傾朝野的右相在背後發力了。
右相不是擺設,更不是誰都可以踩幾腳的。
當然,如果只是右相發力,還不會造成如此大的波瀾。
像楊慎矜這種不依附於右相的人,這一次也站出來了,那楊慎矜的人,自然也會站出來。
也就是說,楊國忠把右相得罪了,把朝堂上那些真正正直的大臣也全部得罪了。
倒不是說洛陽那群人是冤枉的,而是楊國忠辦案的程式簡直是一股咆哮的泥石流。
如果放任不管,他回長安之後,是不是可以在長安朝堂隨意扣帽子?
那我們豈不是都得完蛋?
這種眾怒,這就讓李隆基頭疼了。
按照慣例,頭疼的事,一律交給李林甫去處理。
可問題又來了,萬一李林甫把楊國忠給撤了,貴妃鬧脾氣怎麼辦?
李隆基唯一的軟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