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大唐登上澳洲這片大陸之後,立刻按照崔俊的地圖去尋找河流與山川,然後選擇合適的地點修建城池與開墾農田。 而且此時的澳洲之上還沒有發現有什麼當地的土著存在,所以,一切工作都不受打擾。 現在海港已經建成,取名為新吳港。新的城市落成,取名便是新長安。除去移民數量太少之外,便是沒有電力。 此外,李恪嚴格按照崔俊說得,除了牲畜之外,沒有有意帶過去任何一種野生的生物。怕的就是破壞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 至於李恪的南逃計劃,李恪認為還是向後延一延的好。楊妃已經給李恪傳信,說是李世民已經有意立她為後,到時候也能爭一爭儲君。 崔俊便問李恪,相比大唐這片土地,澳洲那邊大不大?與其在這裡打生打死的,還不如跑去澳洲當個皇帝的好。 至於人口,慢慢發展就是了,大唐的人口移民過去不容易,那麼新羅與突厥那邊的人為什麼不多考慮一下? 只要咱控制好人口比例,多要些女子過去幫著咱大唐男兒傳宗接代生娃娃。再加上咱自身的實力夠強,物資夠豐富,生活夠幸福,那麼便沒人敢造你的反。 李恪聽著很有道理,但是依舊在猶豫不決。 眼見李恪如此,崔俊便轉移了話題,兩人商議起了澳洲的建設,以及對與倭國的用兵計劃。 倭國這個噁心玩意不除,始終不會讓崔俊感到開心。 今年倭國藉著革新的名頭給自己弄了個天皇的名頭,這特麼妥妥的在找死。崔俊之所以不在之前動倭國,就是在等這個機會。 華夏自有君主以來,最多也就說自己是天子而已,這小小倭國竟然敢稱自己為天皇?這尼瑪不是想騎在大唐頭上頭又會是什麼呢? 反正自己的大鐵船正在抓緊時間建造,就等崔俊煉製出高品質鋼材之後,便能將水輪驅動改成水下三螺旋經驅動了。 到時候看著老子用鐵船大炮圍著倭國的家門口轉悠,沒事就放炮炸你的城、炸你的田、炸得你都不敢在海岸邊露頭。 所以,現在兩人商議的便是要將南詔那邊產出的物資運送一些去崔俊的羽陵島。雖說崔俊也會從新羅那邊購買一些鐵礦與煤炭的東西送去島上,但是這點東西太過單一,崔俊也怕島上的工匠們鬧情緒。 再者,崔俊不願意從大唐直接運送物資去羽陵島,怕的就是被李世民發現他在海外經營自己的勢力。 三日之後,崔俊將直道最後的修繕工作交給李恪去弄,而他則是帶著老爹坐車直接返回長安。 而李恪也是個精明的主,這許多的修路勞力在他眼裡可就是個大寶藏。 於是,李恪開始派人去放風,說是吳王這邊需要人去打理海外的港口,不但每天有免費的餐食,還有不菲的月例錢可拿。 若是有人帶著全家老小一起過去,吳王還負責發給田地耕種。發的田地可是按照人頭算的,每人兩畝地,不管年紀大小,只要會喘氣就成。 這下子,那幫勞力可坐不住了,紛紛打聽具體細節,隨後便是一個個爭相報名要去海外工作。 李恪便讓人去登記,但是最重要的,便只有肯帶著全家過去的。李恪覺得跟他去開發澳洲的人,就不應該在大唐還留著念想。否則,不好控制。 崔俊回到長安,便上書言說東直道已經修建完成,請李世民派人去驗收並安排直路的守備以及交通指揮等事宜。 反正交通法規早已交給了李世民,朝廷完全有能力進行管理。 回到莊子的崔俊開始再次擴建廠房,專門的獨立鍊鋼廠,將建立在灞水河邊。同時配套的,還有專屬的發電廠。電力的供應必須得到保證,否則,一爐鋼水報廢的代價,即便是崔俊也承受不起。 相對之下,煉油廠的建設便只能靠後,凡事都有輕重緩急,若是沒有發現石墨,崔俊必定會以煉油廠為首要任務。 但是現在有了石墨,那麼便只能將石油的提煉放在後面了。 其實,前世關於整個貞觀十九年的史書大多都是關於李世民親征高麗的記載,但是,崔俊已經憑藉一己之力將此事化解,李世民便只能到處遊玩,順帶處理一下棘手的事情。 比如,年底之時,茂州黃郎弄叛變,帶領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