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個道理很早就知道,曾經戰國——荀子及其弟子的著作裡《荀子.王制》裡:“《傳》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說到底就是談到了君主對民眾的態度,最終民眾反抗了。走到亡國那一步,不可否認的是皇帝應該擔負不少責任,雖然他的手下人不可能全部聽話,但絕對會有忠臣,是有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挖朝廷的牆角的大臣,甚至搞什麼抱團取暖,但絕對也有為民請命的良臣。

皇帝卻並沒有做好,就如同今上一樣,做出來包庇自己兒子的事情,為此不惜想要殺掉姜家人,從那一刻開始,今上有了昏君的潛質。

另外今上也不是一個好父親,為什麼這麼說?一個好的父親能夠養出來這麼一群混蛋?

不過姜涵很快就想起來歷史上的皇家的人,很多都是不怎麼樣,姜涵還記得某朝的王爺被當成豬養起來,但還是鬧出來好多個壞王爺,比如說吃人的王爺,根本就是披著人皮的野獸。

今上的這些兒子們一個都沒有出息,這就有些過分,比較如今的皇朝還沒有滿一百年,怎麼說才算是一個皇朝的中期,竟然都是這種混蛋,哎!以後的老百姓只怕會苦起來。

其實人蠢不可怕,因為人蠢如果自知,那麼也不會出什麼大事,可如果蠢而不自知,還喜歡搞事就是麻煩事,比如說那個八皇子。

不過這不管姜涵的事情,凡人界的事情還是凡人說了算,因此他並沒有想要管那些事情。

但可以確定地是帝國有可能開始走下坡路,後來上位的皇帝會越來越難,坐在寶座上的人沒有足夠的實力,最終不是傀儡皇帝,就是成為末代皇帝。

坐在寶座上的皇帝如果有著清醒的認知,手腕厲害,也不會走到自己的權力有可能被架空的地步。

按說皇帝的地位高於臣子,自然可以碾壓臣子,但如果皇帝沒有足夠的力量支撐,只會讓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今上的這種行為,就是從心裡看不上武將,一旦姜大將軍離開邊城,看皇帝還有什麼人可以用。

真的是第一次看到現實版的君臣相鬥,姜涵看多了各種史書,自然知道臣子和皇帝相互不信任,在大臣心裡,皇帝常常是過河拆橋,還會找人背鍋的主,還有可能專門誣陷臣子,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殺戮忠臣。

皇帝也是看歷史書的人,自然對臣子有著警惕之心,要是歷史書上前朝的官員常常會成為下一個皇帝,建立新朝。

這種情況下,皇帝自然擔心臣子有反心,或者是臣子們抱團算計皇帝,雙方的立場不同,根本不可能一直相親相愛,大部分時間皇帝和臣子都是相互警惕。

這一點上是不可能更改,也不可能消除,因為利益的不同,皇帝和臣子之間絕對有著不少隔膜,根本無法消除,誰讓皇帝和臣子的想法有可能是相反的,彼此的立場不同。

在帝國強盛階段,往往君臣之間有著一定的契合度,即使君臣立場不同,但還是能夠出現相互合作的情況,帝國的統治還是很不錯。

一個皇朝初期比較容易出現明君,畢竟他們接觸到了很多事情,知道為什麼會走到這一步,因此儘可能避免再一次出現錯誤。

一般皇帝都會在選繼承人時多方面考慮,一個帝國的將來會怎麼樣,繼承人很重要,繼承人會成為下一任的皇帝,乾的好會延續皇朝的時間,乾的不好則會縮減時間,因此往往會選擇一個適合的繼承。

一個什麼都不行的人,卻成為帝國第一人,真的是德不配位,對別人對自己都是災難級的影響。

這絕對不是姜涵胡說,而是有真實歷史佐證,當年在始皇帝死後抓住機會成為皇帝的二世,先是矯詔殺死兄長,跟著登上皇位後還殺掉了自己的兄弟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