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龜息真定,原本還有一個高階大氣上檔次的名字叫做,玄武真經。

舊傳該法分三步修為,一、潛心入真淵。

此係龜息功的預備功法,趺坐,雙手握子午扣抱臍,寧心靜氣,握固意守,務使心念不移。

久之覺隨念降,頭手如失,惟覺臍中一息,幽幽出入,移之不動,此為心已潛淵,第一步成功。

二、潛息入真淵。

此係龜息功的修為功法,趺坐,同上式。

伸頸鼓鼻,吸氣入腹部,量足八分,不得吸足。氣入臍腹後,心念不移,潛入真淵,寧心集覺,住息久持。

住息之時初可數息,亦可觀空,久之則可任其自然。住中若覺氣息漸憋悶,此係氣息上浮,欲搶氣道而出,感覺亦隨之上移,故感到胸咽憋患。

氣尚未急,解脫之法,只須心念下潛,小腹放鬆即可。

因小腹逼緊,氣即上逼,小腹鬆寬,息亦下降。

加以心念下居,感覺隨之下行,憋悶自然消失。

此法初時較難做到,氣息會一再上浮,反覆降潛,久之自可。

如覺氣充不足,腹中火熱,實不可耐時,便引頸吸氣一口,又復如前閉住。

氣極時,便可緩緩放氣,放氣少許,又復閉住下沉。

極時又出氣一口,直須氣極不可耐時,方可出氣調息,呼吸平勻,再行納氣閉息,閉放一次,謂之一息,修煉少則七息,多則七七息。

待修至息潛真淵,如如不動,不爭不憋。

久久安然,謂之息已潛淵,即為第二步功成。

三、潛息定真淵。

在上步功成的基礎上,納降氣息藏心於真淵,守定心知覺感,不使浮動,若漸漸心息兩忘,唯有一靈知感存於靈根,也就是臍內中空之竅,久久不動,漸入大定,此即真武定。

真武定為龜息的上乘功夫,習之不易,成則必有先天之得。

在姿勢上,有坐式、側臥兩種。

在修定境時,由於真氣前引,藏心納息之故,常見身體前俯,雙掌重疊枕額成龜臥式,此為真武定正式,於氣機的修為大有裨益。

等李安然細細研讀完這些看似簡單,實則極為困難的乾貨內容,越發覺得這《七步塵技很有意思。

“這部傳承確實是入門級別的無疑了,而且好像還自帶了篩選的功能。”

“一般人就算看懂了也學會了,頂多也就是養生的功用。”

“只有那些根基雄厚者或者氣運旺盛者,才有可能憑藉這門基礎傳承奠定出一個紮實無比的基礎。”

“到那時,隱藏在符道、咒道、訣道、禁道、術道里的手段就能被激發,到那時,這玄真門多半就會有人來度化了。”

“不得不承認,古人的智慧確實很牛逼,這種普遍撒網、重點培養的方式居然都想到了。”

“而且就算最後能夠被看中的人並不多,但那些或多或少也因為這門《七步塵技得了些好處的人,還不是照樣欠了人情和因果。”

“我只能說,當初傳下這門的那位前輩,真心是個極有想法的。”

暗中為那位從未見過面的前輩點了個贊後,李安然就開始按圖索驥地修煉起來。

他修煉的不是大小諸天雲禁真法,而是剛剛從《七步塵技中得到的煉體和煉神的法門。

只是一會兒的功夫,李安然的身上就綻放出了一層彷佛白玉般無暇的光華。

再過了一會兒,身上的光華一變,整個人彷佛烈日一般。

緊接著,月華與日光不斷在李安然的身上交替浮現,並按照某種玄妙無比的軌跡流轉全身。

最後月華與日光漸漸隱沒,李安然整個人也漸漸沉寂,最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