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揚終究還是耐不住周向軍和王愛萍夫妻倆的軟磨硬泡,趕在年後上班之前回了一趟東江。 幾千年的文化傳承,國人都講究一個落葉歸根,生在東江長在東江,周揚自然也難以免俗。 只不過他自己也清楚,身在官場隨著擔任的職務越高,自己回東江的次數註定就會越來越少了。 而且以後恐怕每一次回來都難以真正做到的心無旁騖,多半是以遊子之身成了別人口中的衣錦還鄉。 當然,在東江也必然會有說不完的家長裡短,見不完的門生故舊,縱然是推脫再三,也總有那麼一些人是自己要見一見,聊一聊的。 踏入仕途十幾年,有些人走著走著就散了,有些人對權勢的敬畏已然超過了當初的情懷,真正能做到泰然處之的人少之又少,畢竟張青只有一個,就連黃和平都無法免俗。 婚禮結束之後,周揚並沒有在首都逗留,第二天一早就帶著安曉潔和孩子趕航班回了東江。 “還愣著幹什麼,愣頭愣腦的,都不知道叫人。” 客廳裡。 張青是正月初五一大早得知周揚回東江的訊息就帶著兒子張棟樑一起過來的,張青眼下剛過57,雖然不到30就結婚了,但是孩子卻生的晚,也算是老來得子。 張棟樑剛滿25,去年從東江師範大學研究生畢業後考到了東江市的市委宣傳部,有一個做宛城市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的老子,張棟樑雖說不敢將來怎麼樣,但是隻要不作妖,平安順遂是肯定的。 只不過在兒孫的問題上,像張青這種茅坑裡的臭石頭也難以漠視,所以想了想在徵求得周揚的同意之後這才有了這一次見面。 “周…周市長好!” 看著兒子一臉拘謹的樣子,張青也是氣不打一出來,心裡更是罵了一句老子好歹也是一個副廳級的幹部,而且為官多年,除了在周揚這裡低了頭,一輩子向來就不曾刻意彎腰曲背。 沒想到到頭來生了個兒子,竟然一點膽氣都沒有,都說老子英雄兒好漢,偏偏到了自己這裡就成了這幅樣子。 “哈哈哈,老張啊,誰還沒個年輕的時候,在25歲這個年紀可不是誰都像你張部長。” 畢竟是周系的第一人,張青的履歷周揚自然是門兒清,作為上個世紀末就踏入官場的人,張青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25歲這個年紀就已經幹到了副鄉長的位置。 可以說張青這個人也是生不逢時,否則以他的起點,能力和手腕,問鼎省部級也不是沒有可能,只不過如今年紀擺在這裡。 將來如果能在宛城市市委組織部長的任上再進一步的話,也算是善始善終了,想走到更高的位置恐怕希望不大。 客廳裡,張青聞言笑了笑說道:“市長,年紀這個東西說起來還真是有利有弊,想當年我25歲的時候其實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我記得那個時候鄉里要修路,書記跟鄉長一直談不攏方案,導致整個工程一拖再拖,結果我連夜就帶著人去把路基給挖穿了,第二天兩個領導把我痛罵了一通,沒成想結果路卻修成了。” “這要是換在現在,就是借我兩個膽子恐怕也不敢這麼幹吶。” 周揚頓時就樂呵的不行。 他倒是不知道張青還有這個歷史。 在那個年代,官大一級壓死人的現象比現在可是還要嚴重不少的,作為副鄉長的張青有這種膽子,確實算得上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不過其實有時候膽量這個東西,如果是建立在正確的判斷和對時機的把握上,那就不是單純的傻大膽了,而是責任擔當和政治魄力。 由此也看得出來,張青骨子裡其實就是一個實幹家,訥於言而勝於行,這種人但凡生在一個好的時代,有那麼一兩個貴人,逢雨就會化龍,只可惜的是黃江縣這個地方,早些年確實是一個能把龍都困成菜花蛇的貧瘠之地。 “哈哈哈,現在也不會有這種情況,網路時代很多東西都變了,開展工作也更講究方式方法。” 點了點頭,張青也認可週揚的這個說法。 是啊,很多東西都變了! 跟著周揚這種年輕有為的領導,自己的思想也在變。 當然有些人也在原地踏步,但是事實證明這種人都掉隊了,跟不上週揚的步子,終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