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有文太君在時,高太君留在蘇州,如姓相依,也算不孤單;如今文太君沒了,高太君也是年將古稀,性子又不好,怨不得李氏不放心。

只是眼下,眼前這兩個侄孫都小,同他們也說不了旁的,李氏只是問問何時出京什麼的。

聽說他們兄弟明兒就上路,李氏看著單薄的李誠,到是有些不放心,對丫鬟吩咐道:“去大奶奶院子取兩隻人參,就說我要送人使。”

丫鬟應聲下去,正同曹顒在門口碰個正著,忙側到一邊,挑了簾子,屈膝請曹顒進去。

李氏正對李語叮囑道:“你是哥哥,路上多照看你兄弟些。雖說奔喪,是子孫盡孝之道,但是也不好因趕路傷身,讓老人家去得不安生,那就是不孝了。”

“是,姑祖母,孫兒記下了,定好生照看三弟。”李語躬身應了,態度甚是懇切。

見兒子進來,李氏用帕子擦了淚,道:“顒兒,大老太太沒了,你兩個侄兒明兒就要返鄉奔喪。”

李語兄弟兩個給曹顒請安。曹顒擺擺手,喚他們起了,道:“之前不是還好好的,怎麼說沒就沒了?”

這話李家兄弟方才已經對李氏講了一遍,不過是老人家偶感風邪引起的。

曹顒想了想,對李誠道:“回去見到舅老爺,代我問好。就同舅老爺說,若是舅老爺丁憂,扶靈北上,早點打發人送信到京城,也好使人早預備著。”

李誠聽了,心下一動。這句話聽著像是尋常應付,又像是另有所指。難道這位表叔得了什麼訊息。想要提點李家一二?

他抬起頭來,剛好同曹顒對了個正著。

曹顒說完這句,就已經後悔。

李家在蘇州,畢竟擱得遠,就算有親戚名分,四阿哥也不至於將怒火燒到曹家;若是真到了京中,或許會避免抄家破族的危險,但是說不定也能將曹家帶到河溝去。

自己有些太理想主義,畢竟李家犯的事兒,虧空還不是主要的,主要是做過八阿哥與十四阿哥的錢袋子,是政治立場問題,四阿哥的大忌,還是先保自家吧。

曹顒心裡想著,已經轉過視線。對李氏道:“母親也要節哀才好。老人家年過九十,生前也沒有遭罪,這是喜喪”

李家兄弟明日出京,今日還有不少事情需要料理,所以沒有多留,隨後就告辭離去。

見母親心事重重,還專門給李誠帶了兩株人參,曹顒還以為她擔心李誠的身體,勸道:“母親不必太過憂心,李誠的病早已痊癒,只是看著還單薄罷了。”

李氏猶豫了一下,道:“顒兒,大老太太沒了,咱們家是不是也要使幾個人跟著誠哥兒他們去蘇州弔喪?”

曹顒點點頭,道:“這是自然的,就使吳盛與趙安兩個”跟著兩位表侄去蘇州弔喪也好給外祖母請安,若是能接外祖母到家裡,也省得母親掛懷

這後一句話,卻是曹顒看了李氏的臉色後說的。

不管外頭人如何猜測,在李氏心中,高太君都是她生身之母。骨肉天倫,自是無法割捨。

果不其然,聽了兒子的話,李氏眼睛一亮,忙道:“他們兩個瞧著也穩當,只走到時候要見內眷,還是要使兩個會說道的婆子才是。”

曹顒應下,這會心夫,初瑜也過來了。

李氏便同媳婦商量,選了兩個精幹婆子出來”

蘇州,織造府,內宅。

因為前院是官衙,不能擺設靈堂,隨意文氏老太君的靈堂就設在老太君的院子裡。

王氏、孫氏帶著李鼐的幾個庶女,在靈堂後哭靈。靈堂前,是李家祖孫三代男丁。

隔壁,就是高太君的院子。

高太君與文太君是平輩,只需服小功的服,不必去靈前守著。

她懷裡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