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來。

原因無他,實在是京城的權貴太多,大街上隨便碰到個人都有可能是宗室黃帶子爺。

誰曉得李鼎到底得罪了哪位?就是步軍都統衙門也定是樂意糊塗著,不敢去詳查。

敢行這般手段的,能沒有依仗?要是真查出哪位大人物,那頭疼的人就多了。

他有些明白舅家行事低調的緣故,自己行事也越發恭謹,在翰林院裡得了老成持重的讚譽。

孫禮察覺出弟弟的注視,轉過頭看了一眼。

孫初的疑惑都寫在臉上,孫禮視線滑過李家雙生子,眉頭微蹙,對孫初輕輕地搖了搖頭。

孫初是跟在長兄屁股後邊長大的,兄弟之間自有默契。看到長兄示意,他便長吁了口氣,讓自己的心情平復下來。

長生在這桌上,以主人的身份待客。

在座的,都是沒成丁的少年。

除了長生外,有東府天陽,李家雙生子,孫家孫初,還有曹頤的兩個兒子,壽哥兒與福哥兒。

不只孫初的神色不對,雙生子的也都有些沉默。

當年被領走時,他們也是將記事的年紀,就是有些記不真切,可孫家、曹氏、嫡兄、庶兄,還是大致記得。

待返回京城後,他們兩個也漸大,也多少知曉自家身份,竟是無父無母的孤兒。

孫家爹孃是養父母,李家爹孃是伯父母。

天下雖大,他們兄弟兩個卻同孤魂野鬼似的。幸好伯父李鼐待他們視如己出,否則的話實在太可憐了些。

長生察覺出這幾位的沉默,可與他們也不相熟,也只好扯兩句學堂課業什麼,作為共同話題。

沒想到,還真的引得孫初與雙生子共鳴。

孫初有長兄做榜樣,是一門心思要謀科舉出身;李家雙生子亦是,家族已經敗落,雖沒有再次分家,可也差不多,他們能靠的只有自己。

他們三個,明年二月都要下場應童子試。

壽哥兒與福哥兒是宗室身份,壽哥是長子,將來會襲鎮國公爵位;福哥兒落地就承繼親祖父那房爵位,兩人將來的道路走就定好的。

聽幾人說起科舉,這小兄弟兩個覺得新奇,倒是聽得有滋有味兒。

氣氛漸漸融洽下來,長生暗暗鬆了一口氣……

冬日天短,晚飯後眾人並沒有多待,便各自散去。

孫初直到此時,才得機會像長兄詢問李家雙生子之事。

“他們兩個是李家二叔的遺腹子,當時李家表叔暴斃,仇人不知是誰,怕對方存了斬草除根的心思,便養在咱們家。後來李家大伯進京,就將他們兄弟兩個帶到那邊去。”孫禮回道:“這是正月裡參加完高太君的喪禮後,從祖父孫文成那裡聽到的。當年之事,畢竟有些忌諱。你心裡明白就行了。”

不管實情多麼齷齪,這就是雙生子從孫姓轉李姓的最終說法。

死者為大也好,子不言父過也罷,孫初並沒有追問。

只是他已經十六歲,知世情的年紀。他撇了撇嘴,才不相信父親會行什麼撫孤的高義之舉。他記得清楚,那兩位為親生姊妹的庶母很是得寵。只因她們出身卑賤,沒有靠山,才小心地奉承主母,不敢太過放肆。

回到孫家,孫禮兄弟先去見了祖父,回稟了今日曹家做客的情景。

孫文成聽說裕親王與鎮國公親至,沉默了好一會兒,才打發孫禮、孫初下去。

安氏被送到莊子上住了一年才接過來,變得老實多了,不敢再幹涉家務,整日裡吃齋唸佛很是安穩。

她雖用盡心機為幼子求配董家,可她這邊長孫變幼子,對方也從嫡女成庶女。

半斤八兩,兩家心裡都不滿意,若不是孫文成親自上門,親自道歉,且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