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部分(第1/4頁)
章節報錯
因為這些天“如雪坊”生意日漸蕭各,龐媽媽對柳朵兒也冷落下來,要不是柳朵兒並不欠著她的房租和餐飲費用,她就要把柳朵兒掃地出門了。聽說有豪客送來重禮,龐媽媽也是好奇,當下離了自己住處,捏著小手絹兒,扭著肥碩的**跑來觀看。
待見了那些絡繹不絕的送貨商人,龐媽媽卻不相信有誰捨得一擲千金,如此討好一個優伎,她眼珠一轉,心道:“莫不是這柳朵兒自知與吳娃姑娘爭風毫無勝算,起了洗手上岸的心思,攀上了什麼高枝兒打算從良了?
嗯,十有**必是如此,這幾天老身可聽說有個姓楊的公子幾乎日日都來,與她出雙入對,形影不離,旁的客人她倒是一個不見了。如此說來我這院子恐怕她很快就要退掉了,昨日坊正來說,有個姓穆的小哥兒正要替他主人買下我這院子,我年紀大了,本來就想洗手不幹了,如果價錢合適,不妨就出手了吧,老身這就去尋坊正說道說道。”
想到這裡,龐媽媽也未與柳朵兒照面,又一擰一擰地搖著**走了。
楊浩如今也算是見識到了崔大郎這山東大漢的熱情勁兒,一大早他就去尋他那些在京待考期間結識下來的舉子好友們,相邀一同參加“如雪坊”的踏青野遊之會,而且告訴這些好友,儘管聯絡更多的人,越多越好。
每年赴京趕考的舉子,至少也有上萬人。科考始於隋唐,士有些形式主義,真正中舉的每科不過幾十人,而且大多都有門閥世家背景,平民寥察無幾,而宋朝卻是糊名科考,不問家世身份,儘量從平民中取士,但是這些有機會讀書的平民,大部分還是有一個共同點,那都是家境優渥。
家徒四壁而能不理生活,整日專心讀書的人家畢竟是極少數,所以這些遠赴京城趕考的公子少爺們家境大多都是不錯的,他們難得出趟遠門兒,身上都帶了一大筆錢,考試一結束,就會與知交好友相約到青樓妓院飲酒作樂,舒解考試給他們帶來的壓力和緊張情緒。
狎妓、宿妓、吃花酒,正是官員和士子們的一種時尚,沒有旁人相邀,他們自己還要去呢,何況崔大郎極盡煽動之能事,把柳朵兒的遭遇說的極其可憐,在這些年青人心中,他們似乎肩負了一項神聖的使命,他們不是去狎妓,而是去除暴安良、扶助弱小了。
本來嘛,同情弱者是人們的普通心理,再加上他們就是外鄉人,受欺負的不但也是外鄉人,而且還是個弱女子。同情心一氾濫,這些學子們立即開始廣泛串聯起來,科考只有三天時間“如雪坊”邀眾學子野遊之期,恰是在他們科考完畢,等候發榜的時候。
這一來串聯便相當容易了,一天下來就有三百多人踴躍報名,看那趨勢,參加的學子還在像滾雪團般不斷壯大,很難相象八天之後的那場春遊,會是怎樣一番壯觀景象。學子們大多年輕,生性好動,平素就往來不斷,這番串聯也沒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一場大風丨波正在暗暗醞釀。
到了傍晚時分,崔大郎得意洋洋地來到楊浩的宅子,把他這一天的成果一說,兩個人便相視大笑。儘管楊浩身為和州防禦使、右武大夫、權知開封火情院,算得上朝廷的一個高官;崔大郎出身山東齊州世家,金鼎玉食、豪家子弟,但二人年歲都不甚大,性子裡本就有種年輕人的好勝與活潑,這種事就算與他們毫無干係也喜歡湊一湊這個熱鬧的,更何況自己就是促成此事的人,心中更有一種成就感。
楊浩笑道:“今晚龍亭會,四大行首畢至,崔兄要不要一同去見識見識。”
崔大郎兩眼一亮,一迭聲道:“四大行首,聞名久矣,自當去見見的,走走走,咱們馬上便去。”二人把臂登車,便往龍亭湖而去。
站在讀者立場上採納眾多網民意見,滿足您不同的閱讀需求!
第247章 四大行首
247章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