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蠻州,二十多天後,南詔兵搶掠一番回去了,弘源和監軍才回到了邕州。朝廷將李弘源貶為建州司戶,重新啟用段文楚為邕管經略使。

鹹通三年(農曆862年)二月,南詔又攻擊安南,安南經略使王寬數次上奏告急,朝廷以原湖南觀察使蔡襲代替他,併發許、滑、徐、汴、荊、襄、潭、鄂等道士兵各三萬人給蔡襲以防禦南詔兵。南詔見唐庭兵勢強盛,引兵退去。

三月,蔡京被任為荊襄以南宣慰安撫使,此人是個十足的小人,鼠目寸光,貪汙成性,狡詐多疑。

四月,嶺南道原分管廣、桂、邕、容、安南五地,都隸屬於嶺南節度使;蔡京為了自己的私利上奏朝廷,請求分嶺南為兩道節度,皇上批覆同意。

五月,敕令以廣州為嶺南東道首府,邕州為嶺南西道首府,又割桂管的龔、象二州,容管的藤、巖二州歸邕州治理。隨後任命嶺南節度使韋宙為嶺南東道節度使,任命蔡京為嶺南西道節度使。

安南經略使蔡襲率領諸道兵馬駐紮在安南,蔡京非常嫉妒,怕他立功,於是上奏說:“南蠻逃遠了,邊疆已無戰事,武將喜歡邀功,強據戍兵以自負,徒然浪費國家糧草。希望朝廷讓這些士兵都回到原來的道去。”朝廷答應了。蔡襲上奏幾次說群蠻只要看到朝廷沒有兵馬在邊境防禦,就會入侵。我們不能不防備,希望留下戍兵5000人。皇上不聽。蔡襲認為蠻寇一定還會來,所以堅持到交趾的兵糧都吃完了。蔡襲等到山窮水盡的時候,寫了十必死的信上報中書省,希望發放軍糧。但當時的人都相信蔡京的話,最終戍兵都回各道了。

蔡京為政暴虐殘酷,設定了砲烙(讓犯人在燒紅的銅柱子上走)刑罰,整境的人都很怨恨他,於是被邕州(今廣西南寧)的軍士所驅逐,逃奔藤州(今廣西藤縣)。蔡京偽造朝廷的詔書和攻討邕州的使印,在藤州招募鄉丁及徵調本土士兵進攻邕州。由於是一些烏合之眾,很快被邕州軍擊敗,蔡京又逃奔桂州(今廣西桂林)。桂州人怨恨他分裂嶺南,不接納他。蔡京淪落到沒有地方落腳,被朝廷貶為崖州司戶,蔡京不肯當這樣的官,想返回原籍,到零陵(今湖南永州)的時候,被朝廷賜死,同時任命原桂管觀察使鄭愚為嶺南西道節度使。

十一月,南詔軍見八道兵馬各回本道,又出兵5萬進逼安南。蔡襲告急,朝廷敕令荊南、湖南兩道調兵2000人,桂管(今桂林等地區)徵義兵3000人,到邕州歸鄭愚節度。嶺南東道節度使韋宙上奏說:“蠻人必會攻擊邕州,如果不預先防備,匆忙遠征,恐怕會被蠻人斷絕糧道。”於是朝廷傳令蔡襲率軍駐紮海門,鄭愚分兵防禦。

十二月,蔡襲又要求增兵,朝廷調山南東道弓弩手1000人赴援安南。因山高路遠,等到安南的時候,南詔兵已經將交趾團團圍住,救兵無法入城。蔡襲據城死守,只是沒有兵源補充,一直堅持到兵盡糧絕。

鹹通四年(農曆863年)正月初七,南詔兵破城而入,蔡襲的左右隨從都被殺死,蔡襲徒步與南詔兵力戰,身中十箭,想上船的時候,監軍已經下令開船離開,蔡襲大罵監軍懦弱,悲憤投海而死。幕僚樊綽水性很好,攜蔡襲的官印浮水渡江上岸。荊南、江西、鄂嶽、襄州的將士400多人,退到城東水岸的時候,荊南虞候元惟德對眾人說:“我們沒有船,下水也是死,不如返回城裡和蠻人拚了,一個換兩個也值得。”眾人轟然叫好。

於是眾人從東羅門返回交趾城,南詔兵沒有防備,被元惟德縱兵殺了2000多人。晚上,蠻將楊思縉從城內率兵趕到,元惟德等都力戰而死。

南詔兵攻陷交趾後,所殺害和俘虜的人不下十五萬。之後,南詔留兵二萬,命令楊思縉守衛交趾城。唐廷被迫下詔諸道增援安南的將士回撤,分保嶺南東道和嶺南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