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老沈的時運來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夜風料峭。
沈縣令和袁師爺乘坐馬車連夜回到縣衙。
沒時間睡下,一進書房就開始寫摺子,首先是寫流民帶來的禍患,以及後續安置處理……再接著,是這次雪災帶來的損失,農田受損情況,人員傷亡情況,並詳細闡述平安縣的一些措施等等……摺子末尾,著重提到了大河村,還是那個大河村,在災難之中以獨特的方式保全了自身。
摺子寫完之後,天邊已經泛起了白光。
袁師爺一直在邊上研磨,低聲道:“大人回去睡一會,這摺子讓人送去湖州。”
沈縣令站起身:“還是我親自去一趟比較放心,備車。”
“大人,不急。”袁師爺頭疼,“先讓廚娘準備一些清淡的餐食,吃點東西再走吧。”
忙碌了一晚上,沈縣令確實也餓了,匆匆吃了一碗粥和兩個包子,坐上馬車就朝湖州趕去。
湖州距離平安縣並不遠,大早上出發,中午就能到。
一個多月前,湖州流民圍城,一路走來都是衣衫襤褸、骨瘦如柴的流民,短短一個多月過去,湖州城已經恢復了往日的寧靜和繁華。
正月初八,城裡家家戶戶還貼著紅色的對聯,掛著大紅燈籠,年味未散。
沈縣令的馬車停在了知府大人府門口。
門口的小廝已經認識沈縣令了,直接將人請了進去。
“老沈,一個月不見,甚是想念。”知府大人心情很不錯,“來人,給沈大人上茶。”
沈縣令行禮過後,將手中的摺子遞了過去。
知府大人將摺子開啟,不斷點頭:“這次流民之患,平安縣和河口縣各接收流民接近兩千餘人,你和老付的功德,本官都已寫在帖子裡報上去了。尤其是這次的瘟病,若不是穗孺人研究出了控制之法、及治療之方,瘟病不會這麼快平息下來。穗孺人的功勞,本官也已如數上報,若是不出意外,一個月內,聖上的賞賜會再次下來……”
知府大人頓了頓道,“老沈,你要感謝你們平安縣出了一位穗孺人,她的品級一漲,你的身份也會跟著水漲船高,若是你有意,今年六月就能把這官位升一升。”
沈縣令搖搖頭:“下官如今的政績都是穗孺人帶來的,事實上,下官並未為百姓做過些什麼,若是升官,下官有些德不配位。大人,下官的事先放一放,如今有更為重要之事,平安縣發現了煤山……”
知府大人這才看到最後一頁,滿臉不可置信:“平安縣真是一塊福地啊……”
沈縣令將包袱裡的一個黑色原煤塊拿了出來,恭敬的放在案桌上。
知府大人是北方人,家鄉就有煤山,他們那塊地方家家戶戶都在煤山幹活,以此謀生,他自然是認識此物。
“這確實是烏金石,朝廷冶鐵煉器,都是用此物當燃料,熱能源源不斷,不過,此物大多生在北方。”知府大人感嘆,“只能說,老沈你的時運來了!”
沈縣令拱手道:“烏金石是大雪封山之時被發現,村民們乾柴告罄,取用了些許,還請知府大人念在大河村有功德的份上,饒過這些村民。”
“在北方,烏金石隨處可見,並不是什麼稀奇東西,朝廷不讓民間採用,是因為這東西有毒。”知府緩聲道,“大河村的村民,是不是有一些因為這東西,中毒身亡了?”
沈縣令大驚,他真不知道原來這玩意兒竟然有毒,不過隨即一想,昨天晚上大河村喜氣洋洋,趙里正也說這半個月來大河村一個人都沒死,他開口道:“並未有人中毒身亡。”
“這倒是奇怪了。”知府摸著下巴,“本官的故鄉,每年都會有人因私自燃燒烏金石死亡,有時一家老小十幾口人因為這東西喪命,因此朝廷對烏金石的管制更甚。好在沒出人命,這是大好事。大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