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穗安人招工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程彎彎家中今年共收了五六萬斤棉花,其中一部分用來做棉質裡衣,由商人們帶到全國各地,銷路非常不錯,這部分的收益早就到賬了。
而剩餘的大部分被她用來製作冬被和冬衣,這是她打算惠及百姓的產品,裡面是棉絮,外頭罩著麻衣粗布,價格也很便宜,冬被在一百到兩百文之間,按斤數算錢,冬衣按照尺碼大小在五十文到一百文之間。
她在新建成的集市上租了一個鋪面,專門出售冬衣冬被,大河村的村民家中都製作了這些,不需要前來購買,消費主力軍主要是那些隔壁鄰村的農人們。
可以說,因為大河村各方面產業的發展,附近幾個村落的村民也受惠了,他們不需要再為了那一天二十文錢去城裡找苦力,只要來大河村,就能找到活幹,煤礦是常年招工,若是運氣好,說不定能進穗安人的工坊,那就是祖上積德了,若是會一些繡工的女孩,則能努努力進曹氏繡坊。
因為附近村民賺到了錢,自然願意花錢改善生活,冬衣冬被的銷量還可以。
但是,周邊能消費的農人只有這麼多,就算是每家每戶購買,也沒能清掉多少庫存,更別說,很多人為了省錢,只買男女各一套,全家人誰出門就誰穿,反正冬天最冷的時候就一個月,熬過去就好了。
要知道,她是拿了四萬斤的棉花來做冬衣冬被,五千條冬被,一萬件冬衣,差不多是按照附近縣鎮的底層老百姓的人口來的,但很多人並未得到訊息,再一個,很多人連一百文錢都拿不出來。
下午,程彎彎冒著嚴寒去了一趟鎮上。
今年平安縣收成不錯,縣裡還安排了施粥,就在城門口,一些衣衫襤褸的乞丐在排隊,因為要飯的人不多,所以佈施的粥還算比較稠,一天兩頓,足夠這些人熬過去。
她從城門口進去,城內的情形還挺不錯,賣年貨十分熱鬧。
穿過車水馬龍的街道,進了縣衙。
來之前,她就讓程甲提前一步過來和縣衙的人說了一聲,不然她肯定碰不上沈縣令。
沈縣令是真的忙,不是去湖州彙報政務,就是在底下的村子裡處理各種案子,除了白天開堂審案和夜晚睡覺,他基本上不在縣衙內。
看到程彎彎從院子裡走進來,沈縣令連忙起身。
他忙碌的時候,能忘記很多事,能忘了遠去京城趕考的兒子,也能忘了一直藏在心裡深處的女子。
他痴痴望了一會,當程彎彎走近時,他立即收回視線,變成了一副公事公辦的模樣:“穗安人此次前來,應該是有要事相談吧。”
自從兩家認親之後,穗安人每次來都是直接見他老母親,這還是第一次來見他。
程彎彎笑著點頭:“我這次來,是想請沈大人幫個忙。”
沈縣令立即接話道:“穗安人別這麼客氣,只要是我沈某能幫上忙的,一定在所不辭。”
程彎彎將袖子裡的紙張拿出來:“沈大人知道我有兩百畝的荷塘吧,這冬天正是挖藕的季節,但這活兒需要人手,村裡大傢伙都忙,也湊不出那麼多人,我就想著在城裡招人。那些無家可歸的乞兒,那些底層討生活的窮人,都可來大河村上工,一天十五文錢,包一日三餐,另外,做滿十天就可贈送保暖的冬衣一件,若是做滿二十天,可再送一條厚被子。”
大河村的工錢普遍是一天三四十文,她之所以開十五文,是為了勸退那些家底還行的人,願意為十五文而趕來大河村,說明家裡的日子真的沒法過下去了,她的那些冬衣冬被就是為這個群體準備的,表面上是贈送,事實上,她白得了勞動力,仔細算並不虧本。
沈縣令將那公告看了一遍,不由感嘆道:“每到十一二月份,漕運那邊就停了,城裡許多人就斷了生計,那些底層的老百姓更是沒有賺錢的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