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年的雙軌制裡面,國有企業、集體企業,一切在計劃經濟體制內的企業,這就是兄弟企業,這就能拿到良心價,而外面的企業能拿到的只可能是市場價!而要拿良心價怎麼拿?畢竟現在國有企業也可以接私活兒,也可以多餘的往外賣,比如說這A企業把企業規定應該低價賣給B的半成品都賣給B了,但是接下來B要多買一批半成品然後做成成品了往市場上賣,那麼理論上就應該賣市場價了吧?畢竟大家都是親兒子,多賣的利潤不能都讓B吃了大頭啊!

於是乎,這就產生了一個規矩上面規定好了,計劃內A要供給給B的半成品呢是有數量限制的,這個數量內的產品都是廉價出售,數量外就是按照市場價來。但是這個數量怎麼定?就要靠批條來了,也就是上面的“公文”!

因此,如果各種二代攙和到了民間社會里面,這會造成一種什麼結果?那結果就跟葉靜小時候似的哪怕葉總想管教好葉靜,但是這葉靜在外面闖禍了,在葉總不知道的情況下,各種人就上來擦屁股!人家那表面上是討好葉靜,是間接的在葉總不知情的情況下討好葉總,但是實際上是寵壞了葉靜!

而這些個二代也是,他們跑到外面,如果想要賺錢的話,跟各種機關的人一打交道,人家看在他們老爹的份上,能不給批條麼?拿到了批條之後,這些二代們湊點錢,把批條換成廉價貨物,然後再用稍低於市場價的價格賣出去,這中間的差價就能賺翻了!而這種事兒老頭兒們絕對得不到報告!

甚至到了後來,這些二代們用腦子一想我去,我幹嘛這麼費心費力的還拿錢買真實的貨物?我直接把批條弄來,賣給外面需要的人,然後直接賺錢不就得了?於是乎,這後來二代們就開始倒騰各種批條!

可以說,就是因為這種各種倒騰批條的事兒,加上了改革開放初期所有視窗都開啟,造成的思想方面zì yóu化的結果,就弄得老百姓裡面,特別是一些學生,對於二代們各種不爽!這些事兒鬧大了之後,老頭兒們雖然一個個的都七老八十了,但是也尋思著不能這麼放任自己的兒子女兒們禍害老百姓,於是乎,最後就想出來了這種“寶利公司”的東西。說白了,也就是拿個跟zhōng yāng有點關係的,zhōng yāng能管得到的,然後還跟老百姓沒啥太多關聯的公司,不會跟老百姓直接起衝突的公司來給這幫二代們玩兒,那不就得了麼?

於是乎,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葉總為首的這幫子二代們就開始在寶利公司裡面折騰,一方面從國內大規模的弄輕工業品賣到前蘇聯去,一方面又把前蘇聯那邊兒的一些重工業產品或者是武器裝備啥的往國內弄。甚至到了最後,這前蘇聯解體的時候,國內跑到俄羅斯去引進蘇27戰鬥機,那不得不說都是靠著這幫二代闖出來的路子去接觸人的畢竟之前幾十年中蘇關係太緊張了,哪兒還有什麼老關係留下來啊?援華的蘇聯工程師們什麼的,那都是50年代來華的,這都快40年過去了,當年20多歲的人都60多了,更何況當時真正的大能專家呢?而且毛子又愛喝烈酒,這壽命真心不好控制。

到了後來,中國弄回來的SU27飛機,據說那是連俄軍的敵我識別訊號都沒給去掉,老毛子直接就讓俄羅斯的飛行員飛著一架架的SU27到中國來了!這些不得不說那可是有葉總他們的功勞的!而這葉總等人,這幾年下來,沒事兒往第三世界啊、斯里蘭卡之類的地方賣賣坦克飛機啥的,那叫賣的一個不亦樂乎!看到他們這幫人有地方施展拳腳了,zhōng yāng的大佬們也是開心不已,心想著總算是沒把這幫牲口放出來禍害老百姓。

而葉靜,就是這樣的一個群體中帶頭人的女兒,而賈鴻漸就是這葉靜的男朋友,而且兩個人感情看起來還很好,這樣依賴,陶局長還不得巴結賈鴻漸?雖然暫時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