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說完新城建設後又說了一下新的窯廠已經建好,等朱楩回來之後就可以開始造玻璃了,最後就是朱楩最關心的槍支

解子綸在信中表示,到目前為止,已經成功打造出五十六支槍支,根據當前進度預估,等到朱楩從京城返回時,完成一百支應該不成問題。此外,彈丸是單獨製造的,由於其製造工藝相對簡便,因此目前倉庫中的彈丸儲備量十分充足。

朱楩閱讀完信件後,立即給予回信。原因在於老田隨他一同前往京城,無人負責對火槍隊開展培訓工作。在此情況下,朱楩只能將此任務交託給袁成。畢竟,袁成自身具備出色的射擊技巧,並且身為岷海衛的指揮使,他在親衛軍內的威望僅次於朱楩。因此,由他來負責領導火槍隊的訓練,能夠更好地彰顯對此事的重視程度。

這一次征討安南的行動,雖然並不需要他所率領的親衛部隊——岷海衛充當主力或是先鋒,僅僅只需要承擔起護衛高層將領們的任務,並坐鎮中軍即可。然而,朱楩心中卻有著更深層次的打算。在他的計劃中,這支精銳之師不僅僅是簡單的護衛力量,更是一支能夠在關鍵時刻發揮奇效的奇兵。

而與此同時,還有火槍隊以及特種部隊,它們代表著跨越時代的軍事變革。這種新型兵種的出現,將會給整個戰局帶來巨大的影響,甚至可能直接決定戰爭的勝負走向。

朱楩深知這一點,因此對於火槍隊的運用和部署,他必須慎之又慎,以確保其能發揮出最大的威力。

至於左右兩路大軍的整軍情況,朱楩也還是關注了一下,袁洪作為一個軍都督,他手下精兵良將也是很多的,而且本次調集的兵力都是從後軍管轄範圍下四面八方抽調出來的,袁洪將這十萬官兵安排到湖南境內集結,並且由廣西、湖南、廣東、三地進行軍糧的籌集,大軍到湖南後也首先開始屯田,確保糧食充足。

雲南這邊則由沐春率領的十萬雲南邊防軍從麓川出發,因為麓川新收復,所以肯定是沒辦法籌措軍糧的,只能直接開始開荒屯田,好在區域廣闊,能使用的土地面積也大,十萬士兵再加上調集過去的部分百姓進行開荒,到年前也不用太擔心缺糧的問題。

這古代打仗最大的難題實際上並非雙方交戰本身,而是讓無數將領和帝王最為頭疼的糧草運輸問題。在本國境內作戰還好,可以直接從當地的縣衙或州府徵集糧食供應軍隊。

然而,一旦涉及跨國界作戰,糧食問題便成為了最大的挑戰。畢竟身處他國管轄區域內,誰會願意為你提供糧食呢?此時,解決辦法只有兩個:要麼透過搶奪獲取糧食資源;要麼只能依靠從本國運送糧食過去來滿足軍需。

這種搶奪方式雖然成本最低,但必然會引發本國士兵與敵方軍民之間的激烈對抗。畢竟糧食乃是生命線所在,敵方士兵或許還好應對,糧食遭搶後,他們大可繼續搜刮附近百姓以獲取補給。然而,如此一來,卻會加深敵國百姓對本國士兵的仇視。他們不會將怨恨歸咎於剝削自己計程車兵,反而會對踏上他們土地作戰的我方士兵愈發憤恨。這不僅會致使即使收復了失地,當地百姓也難以馴服,甚至可能引發接連不斷的農民起義和反抗運動。

正如歷史上趙宋王朝實質上已經滅亡,但百姓們依然堅定地擁護著宋朝的流亡政府,並堅決抵抗著蒙古士兵。最終,在那場驚心動魄的崖山海戰中,陸秀夫懷抱著年幼的皇帝,與十萬軍民一起縱身跳入大海。然而,即使面對這樣慘烈的局面,各地的起義仍未停歇。自元朝建立至其覆滅,不過短短不足百年時間裡,大大小小的起義如燎原之火,貫穿了整個元朝時期。這些起義此起彼伏,從未間斷,直至朱元璋領導的起義軍取得勝利,建立了明朝。

以至於正史之中,明朝末年滿清入關後便是如此這般一路南下,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