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一聲巨響,一道響亮的啼哭聲響徹青州陸府上空。

“生了,生了,姨娘生了。”伴隨著雨水嘩啦啦的聲音,一個身著青色上衣的小丫頭腳步匆匆來到廳內報喜。小廳內燭火通明,夫人張氏坐在上首的高背椅上,著一身紫色家常袖衫,頭髮用一根金釵低低挽著,面容沉靜。

問了幾句姚氏可好,張氏嘴角露出一抹笑,同身後的常嬤嬤笑道“金玲是個有福氣的,小三姐也是個懂事的沒叫她娘吃苦受罪。”常嬤嬤笑著回道“是呢。”

張氏復看向堂下還跪等著回話的丫頭“我知道了,你家主子辛苦了。”常嬤嬤遞上賞銀,小丫頭歡天喜地的出去了。

迎春院內,剛生完孩子的姚姨娘正由貼身丫鬟採荷伺候著喝了一點湯水,一個紅色的襁褓被放在身側,她看了一眼小嬰兒面露遺憾若是個男娃就好了。

採荷微微側過身子擋住外面的燈光,低聲道“姨娘咱們家的三小姐跟老爺長得真像。”姚氏這才仔細打量起襁褓中的幼兒來,她微微點點頭又有些幽怨“是呢,真是個小沒良心的。”

三日後,陸家老爺陸令從才從百忙之中抽出一點時間來了迎春院,他先去耳室看了一回姚氏母女,姚姨娘還不能移動眼巴巴的拿眼睛看著老爺“老爺你看三小姐長得像你呢。”

陸令從接過小女兒仔細端詳,片刻後笑道“是了,不像她哥哥姐姐。”陸家目前有兩女一子,大小姐陸蓉,二公子陸回均是夫人所出。姚姨娘本是張氏的陪嫁丫頭,一直等到張氏生完二少爺後才開了臉抬成姨娘,三年後生下陸三小姐。

陸老爺公務繁忙坐了約莫一刻鐘就匆匆走了,晚間差小廝送了一回東西交代了一句“三小姐名芸。”陸芸、陸芸姚姨娘來回唸叨了幾遍甚感無趣。“還是大小姐尊貴。”採荷不由碰了碰姨娘的手背“姨娘莫不是身體哪裡不好,怎說起糊塗話來。”

姚氏自知失言,訥訥不語,轉了話題“最近城裡都流行這種樣式的釵環了麼?”她指了指匣子裡的賞賜。

正房,張氏正帶著一雙兒女用飯。陸蓉現年五歲穿著一身銀紅衣裙,脖頸掛著一串瓔珞,梳雙丫髻一臉嬌憨。陸回現年三歲還留著頭,白胖可愛。

陸蓉拿出小帕子似模似樣的擦掉弟弟嘴邊的湯漬,小大人似的叫堂內眾人都笑了起來。大丫鬟金禾緩步走進堂內在常嬤嬤身側耳語了幾句。待將一雙兒女在耳房安頓好了,張氏這才淡淡道“怎麼了。”

“老爺派人去迎春院賞了一回,給三小姐起了名字叫芸。”張氏無可無不可“應該的,老爺都賞了些什麼?”

常嬤嬤笑道“都是些咱們鋪子新進的首飾釵環。”戴個新鮮罷了。

張氏聞言不贊同的皺了皺眉毛“就這個?爺們在外面行走於內宅事務終歸是疏忽了些。”說罷招來金禾吩咐道“老爺好歹也是一方父母官,青州地界向來富庶,你明日開了庫房將前幾日京裡送來的綢緞料子撿幾匹時新的給姨娘送過去,還有那對瑪瑙的手釧,再送些溫和進補的藥材。”

常嬤嬤有點可惜“都是老太太送來的。”張氏看向窗外的石燈籠“這有什麼,白白放著都是浪費不如用起來,姚姨娘是我的陪嫁丫鬟,她向來是個一棍子打不出個聲來的悶棍,你跟她說東她能給你接西。難道咱們府也要像東邊兒一樣斗的跟烏眼雞似的。”常嬤嬤想起京裡的那一大家子,低低應了聲是。

前院書房,陸老爺正由小廝攙扶著跌跌撞撞的往裡面走,奶媽姜氏急急迎上前去“今兒個怎麼又喝成這樣。”小廝苦笑“總歸是那幾個人罷了,都是些本地的鄉紳能推的咱們老爺都已經推了,我的奶奶。”姜嬤嬤嘆氣“都這個時辰了,臥房都安頓好了去吧。”

小廝應了,姜嬤嬤拿出帕子擦了擦額頭的細汗,她都一把年紀了,片刻後她緩緩搖了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