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張二公子(第1/2頁)
章節報錯
以為會見到一個老先生,沒想是位二十幾歲的年輕公子。
“下臣見過世子,郡主。”來人拱手行禮,面如冠玉,烏髮披肩。和南越本地人比起來,他簡直太白了。
“張大人不必客氣。”周伯禮笑道“是我們叨擾了。”
張昀目不斜視,異常謙恭“能為世子殿下和郡主做事,是下臣的福氣。”
小童在前面引路,轉彎穿過一道月洞門,來到一處開闊的庭院。院中有一處池塘,池塘邊上長著一棵合抱粗的古樹,古樹枝繁葉茂遮天蔽日,看起來有些年頭了。樹下有一張石桌並幾張石凳。一個灰衣小童正跪坐在後面的紅泥小爐旁,扇扇煮茶。
看見來人,站起身遙遙行禮。
在院子的正後方是一處房古樸別緻的房屋子,屋子上面掛著一張匾額,上書“荷鋤”兩個筆力虯勁的墨色大字。
一磚一瓦,一衣一帶皆是中原樣式。
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廊下襬放的一排木櫃,讓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
恍惚間,陸芸忽然生出自己此刻還在京都的荒謬感,尤其是眼前的這株古樹讓她想起了清心觀中的那棵,以前師傅和了凡大師常在古樹下飲茶論道參禪。
坐到石桌旁,陸芸收回思緒,將帶來的圖紙放到桌上並向張大人說明來意。
張昀開啟圖紙細細觀之,神色如常“郡主,您的意思下臣已經明瞭。僅從圖紙上看,去掉幾處微不足道的錯漏,您的設想完全可行。只是山上地形複雜,既有土壤鬆軟易有坍塌之危之所,也有因砂石眾多導致難以打下牢固地基的所在。此外道觀的選址也有講究,必須是山環水抱的鬱草茂林福地,同時還要具備藏而不漏,善積善聚,衝陽和陰等特點。故而下臣想親去山上看察。”
陸芸若有所思“張大人說的有理,不知大人何時有空,屆時我帶大人一同前往。”
周伯禮端起茶杯緩緩飲盡,餘光卻一直落在身側。
張昀沉思片刻,目露歉意“再過幾日便是南越的年末農忙時節,若近三日去不成只能等到一個月之後了。”
周伯禮將茶杯放到桌上,聲音沉穩“既如此,就定在明日如何?可巧我明日無事可隨你們一同前往。”
張昀笑容溫和“能隨殿下和郡主一同前往,是下臣的榮幸。”
將圖紙留給張昀研究,陸芸和周伯禮離開了張府。
張昀站在門口的臺階上一直目送王府的馬車消失在巷口,才轉身回到院中,將桌上的圖紙仔細收好放入懷中,身影消失在通往不知名去處的月洞門內。
陸芸坐在車內,開始計劃明日的行程,不過還有一事。
“世子,上次的那座山——”陸芸低聲“能去看不?”
周伯禮笑著打消她的顧慮“東西都已經處理好了,你想做什麼都行。”
不過張大人提到的山環水抱鬱草茂林福地,從一定意義上來講也是適合陰穴的上上之所。周伯禮陷入沉思,不出意外道觀的位置最後一定會在那座山上。偏偏玉璽的出現,阿芸想要建道觀的念頭都是偶然,而張大人關於道觀選址的說法隨便一查就能驗證虛實,任憑他反覆琢磨也找不出一絲一毫的破綻。
總而言之,明日他一定要去,倘若有異,或許還能看出些端倪。
回到王府後,陸芸接到了來到南越的第一張請帖,手掌大小的大紅灑金的紙面上是一行娟秀的字型,落款處寫著宮府二小姐的名諱,靠近還能聞到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
不巧的是,這位宮小姐的賞花宴定在明日下午。按照京都的宴請規矩請人赴宴的帖子至少要提前三日送到,好留給客人足夠的準備時間。
穿什麼衣裳、插戴的首飾等等都要細細斟酌。
明日就要宴飲,今日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