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基地的建設逐漸步入正軌,林時意識到,要想真正推動世界的重建,僅靠少數人的力量遠遠不夠。神秘組織的高科技知識和技術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如果能夠被更多的倖存者掌握,必將加速重建的程序。

於是,林時決定在臨時基地開展科技共享計劃。他首先召集了基地內對科技知識有一定基礎的倖存者,這些人來自不同的背景,有曾經的工程師、科研助理,甚至還有一些科技愛好者。林時將他們聚集在科研區的一間大屋子裡,屋內擺滿了從神秘組織總部帶回的各種裝置和資料。

“我們現在所擁有的這些高科技知識和裝置,是我們重建世界的強大助力。” 林時站在眾人面前,目光堅定地說道,“但如果只有我們少數人懂得如何運用,那這個力量就太過渺小了。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夠一起參與進來,我們要把這些知識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能夠運用科技的力量為重建世界做出貢獻。”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贊同。然而,要將神秘組織那些複雜高深的科技知識傳授給不同文化水平和知識背景的倖存者,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林時和這些科技骨幹們經過一番討論,決定先從一些簡單實用的科技知識入手,開設一系列的科技培訓課程。

他們將課程分為幾個部分。首先是基礎科學知識的普及,包括物理、化學、生物學的一些基本概念。對於那些沒有接受過系統教育的倖存者來說,這些知識就像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林時親自參與到這個部分的教學中,他用通俗易懂的例子和生動的比喻來解釋那些抽象的概念。

“就像我們生火做飯,這就是一種化學反應。木材在氧氣中燃燒,產生熱量和二氧化碳。而我們如果掌握了更多的化學知識,就可以更好地利用身邊的資源,製造出更多有用的東西。” 林時一邊說,一邊用簡單的實驗演示著。

在基礎科學知識的基礎上,他們開始教授一些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科技應用。比如,如何利用太陽能板來獲取能源,如何簡單維修那些從神秘組織總部帶回的小型裝置等。

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夠參與到培訓中來,他們將課程安排在每天的傍晚,這個時候大家都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有足夠的時間來學習。訊息在臨時基地迅速傳開,許多幸存者都對這些課程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第一堂課開始的時候,科研區的那間大屋子被擠得滿滿當當。人們帶著好奇和期待的眼神,等待著知識的傳授。林時站在講臺上,看著下面一雙雙渴望知識的眼睛,心中充滿了使命感。

“今天我們先來講講電的原理。” 林時開始了他的講解,“電就像一種看不見的力量,它可以讓我們的燈亮起來,讓機器運轉起來。” 他一邊說,一邊用簡易的電路模型演示著電流的流動。

在培訓過程中,他們也遇到了不少問題。有些倖存者理解能力較差,對一些知識難以掌握;還有些人因為白天的工作過於勞累,在課堂上容易打瞌睡。但林時和其他的授課者並沒有放棄,他們針對這些問題採取了相應的措施。對於理解困難的學員,他們安排了一對一的輔導;對於容易疲勞的學員,他們在課堂上增加了一些互動環節,讓大家能夠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除了課堂教學,他們還設立了實踐操作環節。在科研區的空地上,擺放著各種待拆卸和組裝的裝置。學員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親自動手操作,這樣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倖存者開始參與到科技培訓課程中來。他們逐漸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科技知識和技能,這些知識和技能開始在臨時基地的建設和生產中發揮作用。一些人學會了利用太陽能板為自己的房屋提供照明,還有些人能夠對一些簡單的機械故障進行維修。

科技共享計劃的開展,不僅讓倖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