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部分(第1/5頁)
章節報錯
胸內積的累種種雜念,種種心憂,這一刻,都全數揮之一空。
一直做不到的真正道心澄澈,竟是在此刻達至。
嶽羽不由是長呼了一口氣。知曉自己。此番衝擊那準聖之境的可能,已然再提高三成!
按說是應該為之欣喜,只是此刻,他心神正處於無思無想的狀態,幾乎是沒有半分的情緒起伏。無絲毫喜意。
驀地又是一顆菩提子服下。嶽羽揮手一招,開啟了那《〖道〗德真經》。
太清聖人”著書三冊,〖道〗德經記載天地大道,黃庭經述修行之法。
最後的太上感應篇,則盡闡世間天人感應與因果之道。
相較於那造化玉牒,自是遠遠不如。卻也是世間,最頂尖的後天道書,正好可為參悟那混沌道典之基…
而就在那菩提子妖力”散開的那一霎那。嶽羽便忽而只覺自己神念,一陣劇烈的,膨脹,。
一非是真正的擴張增長。而是驟然間,升起一股包容宇內的奇異之感。
就彷彿是自己神魂”可容納世間一切,可將所才奧妙。所有玄機,都徹底瞭然於胸。
至聖至明,通曉大道,掌握本源,洞徹萬物。
再望向手中的〖道〗德真經時。只覺是一切都已不同。
那一個個鴻蒙篆,便宛如是蘊有著一種莫名的韻味,動人心神。
而此刻嶽羽,彷彿可清晰望見,一個道可通玄的老人,在雲空之中參悟天地至理,然後一點點著下此書。將己身感悟,書就成的漫長歲月。
那一筆一劃,便彷彿是親眼望見,這位白髮老人在書寫。
隨著那時間流暢,對那篆中的道理”也同樣是洞徹於心,便彷彿是透過這本〖道〗德真經,經歷過這位太清道祖的一生。
“好一個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漢朝前的原。當真是盡述道家真理。修行之法,豈可一成不變?世間的大道法則,亦無永恆不變之理,因地而異,因時而易。同樣的大道,當變幻構合之後,亦將面目全非。不可再一同視之”
懵懵懂懂,恍恍惚惚,又彷彿是心智澄明之至。
足足數年之後,待得那一顆菩提子的效用,徹底消失。嶽羽意念,這才是從那道典經義中,逐漸的,脫離,出來。
下一刻,卻又是毫不猶豫的一顆菩提子吞下,再次沉湎在其內……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為和一”
“天下之至柔,馳騁乎天下之至堅。無有入於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贏若絀躁勝寒,靜勝熱。清靜,可以為天下正”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如此往復,也不知過了多少時日,多少歲月。那本〖道〗德經的最後一頁,這才被嶽羽翻開。
當最後一段跡,印入在腦後之內。
嶽羽神魂中,那空明之境。這才有了些許波動。
然後是第一時間,便升起了一股佩服之情。
這本《〖道〗德》。非僅僅只是那位太清聖人的大道感悟而有。當真是包羅永珍,蘊含有為人之道。治國之法。
隱隱間,已足可為夾教興立之基…
而下一刻,嶽羽的唇角,亦透出了幾分冷笑之意。
“果然!”
傳說當年老子,亦曾試圖立教”收授弟子。卻只因汲取人族氣運,又欲立大教,再積功德,六聖之中,有獨大之視。而受元始通天、西方二聖幾人所迫”只得是盡散門下。隱居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