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杜如晦要當教育家(第1/2頁)
章節報錯
貞觀五年五月初八,朝會日。
盧家與杜荷的合作曝光後,其它家族在崔家的勾聯下,迅速確認了這事實,
也腦補出了盧家與李世民在背後合作了的場景,無它。
主要是最近兩年的時間裡發生的事情聯絡在一起後,
總有一種李世民想要透過這些來斬斷他們這些高門世族對文化上掌控的手臂,
讓他們不得不為家族考慮考慮未來。
而今日朝會上提出來的政策更是佐證了這一腦補。
許久沒有上朝的正一品大員,杜荷的便宜老爺,大唐蔡國公杜如晦卻上了朝。
杜如晦不僅僅是跑來聽朝會的,還主動向李世民進諫,
請求在大唐各地開辦官學,而且希望朝廷重開科舉以及科舉改革,
從多個方向為朝廷選拔人才來為朝廷效力,最終能為朝廷效力的人都需要透過朝廷的考核後才能上崗,
不能因為什麼名聲裡有仁義孝悌就給個官做。
杜如晦這就是將李世民當初付與的參政議政的權力給發揮了出來,
他不參與朝廷具體事務了,除了李世民經,誰也沒能把他怎麼樣。
而且他還就是有提出這政策的權力,誰也沒能因此而詬病於他。
杜如晦提出來的政策立馬就招到群臣的反對,各種反對的聲音都有,
比如科舉,還有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反對的聲音最大,
這是要掘了他們堅持多少年下來的推薦制的根,不可能不反對。
這是真正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整堂朝會就光逮著這一事來吵,時間都都不夠用,
退朝之後,諸多官員偷偷看向杜如晦的眼神就彷彿看著一位掘了他們祖墳的仇人一樣。
讓杜如晦開口也是李世民的意思,朝會之後,李世民的肱骨之臣理所當然的留了下來。
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三人都被留了下來,跟隨著李世民一路返回了宣政殿,
君臣落座之後,數位宮女給幾位都端上了茶點,
李世民端起茶碗喝了一口之後,又示意這幾位先喝茶,
十幾息後,才開口說道,
“克明,受苦了。”
杜如晦嘴角微彎,回應道,
“陛下,這有什麼苦的,這是臣的本分,為了大唐發展而努力,當不得苦。”
李世民眼中,杜如晦自從不在朝廷中當職後,這性格變化頗大,
讓他有種爹隨兒子的錯覺,這似乎是杜荷那臭小子日常的反應。
房玄齡放下宮女送來的茶碗後開口說道,
“老杜啊,這事昨日我就說不如不提,你看看今兒這反應,還能推行下去就是怪事了。話說你這提議是杜荷的想法吧。”
杜如晦面對房玄齡的調侃,也有不同的意見要說,
“這事老房你可就猜錯了,我家那臭小子說出來的想法可比我說這些天馬行空得多了,我怕我說出來,百官能彈劾死我。”
杜如晦口中的杜荷的想法讓其它三人都來了興趣,很想聽聽到底是什麼想法能讓百官彈劾?
“克明,是什麼想法,給朕說說?”
“最近那小子在府裡住的日子不少,咱們父子聊天的時間也多,那小子想到什麼就說什麼。
我說的這個官學和重開科舉這事還是和這小子聊天中砍掉了不少東西后總結而來的。
這臭小子平時無所事事,整天不是躺就是吃吃喝喝,廢物一個。”
其它三人聽到杜如晦這話有些聽不下去了,
這傢伙跑來宣政殿裡炫兒子是不是有些太誇張了,
就杜如晦有兒子,我們沒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