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為何?

由智慧生命組成的、能自主有序執行和傳承的團體?

不一定,因為原始部落也滿足條件,只是抗風險能力差。

思索良久後,王聰發現構成文明的要素太多太多,但幾乎都不是重點與核心。

像生存這個概念,既是個體生命聚集在一起成就文明的基礎,其又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文明內部組織架構和利益轉化等概念,但卻不是成為文明的必然。

因為這些在原始部落中都有存在,也能證明其不是形成文明的原因,其只是基礎之一。

那文字語言和文化呢?這些只是文明的成果和表現形式的具像。

左思右想後,王聰明悟,文明的核心與根基建立在““德””這個概念上。

“德”分公德與私德。

公德代表著文明內部的群體秩序,此秩序包含文明對內外災禍的應對,也包含內部階層的劃分和升降,同樣包含內部利益的分配等概念。

私德代表文明個體對應於其所在小群體中以遠近親疏對利益的分配。

以前世古代以孝悌治國的朝代舉例。

在要求下代小輩對長輩孝順時,長輩也有對小輩的責任-慈。

既、長輩生養了小輩,那麼小輩得負責長輩的養老,長輩教導小輩生活生存的各種技能,並在這個過程中確定了長輩的正確後,小輩應在生活中,一定程度的表現自身在這方面的順從,以使長輩放心的將其所有的生產資料和人際關係交給小輩打理,最後在長輩去世後,滿足其生前對死亡恐懼所信奉的東西。

到這裡,孝慈出現了一個很重要的衍生,既對死亡的理解。

因為他前世有一個很普遍又神奇現象,既某些人會夢到死亡的長輩,夢境地內容能為作夢著預示禍福,指引與預示的禍福由雙方生前的關係影響。

這種不知道是量子糾纏還是其他原因產生的現象,在遠古之時,讓各文明有了自己對死亡方面的瞭解,再由當時的社會環境影響,於是神話出現了萌芽,而神話又隨著時間積累變得完整繁複,最終成為一個文明的思想核心之一。

同時文明需要人存在才能談發展,為了讓人更好的聚集在一起,於是有了孝梯這個概念,

悌是從兄弟姐妹互相友愛中推出的,其目的是將親人之間的私德關係明示,並推至同一大群體下所有人的道德標準,使之成為人與人之間的公德。

而兄弟姐妹又如何互相友愛呢?這中間實行講究的是仁義禮智信的概念。

仁,指仁慈,家庭成就高者需要對成就低者有一定的幫扶,兄姐對弟、妹犯錯時有一定的容忍,反過來弟、妹對兄姐犯錯也得有一定的包容。

引申開來,既是對下級一定的庇護和容忍度,儘量不將競爭對手趕盡殺絕,使己方宗族或團體組織內部更團結,對立的雙方也不會死磕到底。

一個人若被打上了不仁的標籤,那麼其就很難得到其它人的的認可,還容易在勢弱的時候遭遇背刺。

若對敵對者趕盡殺絕,次數多了還容易背上殘暴之名,成功的難度上升數個難度不說,結局與身後事也不怎麼樣。

義,既義氣,此義氣非江湖義氣,而是應有之義的義,是同陣營遭受外部力量時,為同陣營之人貢獻自己部分力量的義務,同樣自己遭受外部力量時,同陣營者也有貢獻他部分力量的義務。

其原因是相對於團體協作,個體生存的難度相對更大,抗風險能力較低,而義氣者易聚勢,不義者形單影隻,於群體中不義易遭打壓與背刺。

禮,人與人交流交際中表現為重視與尊重的方法,也是地位階級的劃分方法,既是階級利益收割劃分的方法,也是下級階級保護自己的方法,更是階級流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