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文明發展的條件(第1/3頁)
章節報錯
澤光文明是一個生活在沼澤、湖泊地帶的族群。
他們居住在高腳屋中。
平時以打漁為生。
在母星上,他們就這樣過了上萬年。
甚至更久。
因為所處的環境缺乏木材、煤炭等燃料以及銅、鐵、錫等礦石等原材料,他們並沒有發展出像樣的冶金業。
僅有的少量金屬工具還是來源於鐵隕石。
可以說。
他們是一個相當原始、落後的文明。
瞭解過很多文明的發展歷史後,趙樾不禁為藍星人類感到十分幸運。
藍星的自然條件幾乎可以說是專門為了文明生存、發展所精心打造的!
首先就是海洋與大陸的合理分佈。
這是最不顯眼卻又極其重要的一環。
如果海洋麵積過大,甚至整顆星球都被海水所覆蓋,那麼對於文明發展來說,無疑是毀滅性的。
因為在這樣的環境下,文明要想掌握火、掌握金屬冶煉技術幾乎難於登天!
或許有人會說,火併不是文明發展的必需品。
藍星就有科學家提出過各種假想。
比如生物冶金技術。
設想存在一些特殊的生物,它們可以吞噬掉金屬礦物,然後在體內發生各種複雜的生物化學反應。
最終產出高品質的金屬。
當然了。
這些金屬或許是該生物的‘粑粑’,也可能是它們的乳汁或者津液。
反正無論是什麼,文明可以豢養它們並得到金屬就是了。
這種設想,有一定的合理性。
或許真的存在這樣的生物。
也有文明從海洋中發展起來,甚至發展出高科技。
但是。
迄今為止,趙樾沒有遇見過這樣的文明。
他所知道的唯一一個類似文明,是某個生活在海洋中的獸人族文明。
對方之所以能在海洋中生存、發展,是因為他們本來就具有海洋生物的特徵。
即便如此。
他們也沒能邁入科技時代。
別說鐵器,就連陶器都不存在。所有生產、生活工具,無一不是來自海洋生物骨骼、面板以及海底的一些石頭、貝殼等。
而其他的文明。
全部類似藍星人類!
先學會使用火,而後逐漸發展出製陶、冶金業,再一步步攀登科技樹。
當然了,合理的陸地與海洋麵積比例只是第一步。
陸地的分佈狀況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就比如藍星的澳洲。
這樣一塊孤懸海外的島嶼,上面即便誕生了人類,發展出了文明,也只能閉門造車。
無法跟其他人交流。
從而獲得快速發展。
所以直到大航海時代,澳洲土著仍然生活在部落時代。
說難聽點。
與歐洲、亞洲的人類相比,落後了幾萬年!
甚至幾十萬年。
很多人對此可能沒有概念。
那就是人類其實在部落時代度過了漫長的歲月。
最廣義的人類發展史有數百萬年,即便狹義一些也有幾萬年,可人類的封建時代才多久?
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龍國,不過上下5000年!
至於科技時代更短,幾百年而已。
所以,從部落時代到封建時代,是一次跨越式的發展。
可是那些不與外界交流的文明,大多沒能跨過這一步!
這就是地理環境對文明發展所造成的影響。
而如果所有大陸都合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