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所言甚是,就請官家讓翰林擬旨,等旨意送來,老臣立刻讓人在朝堂上宣讀。”

蔡京回覆的很痛快,但是總讓人覺得有什麼陰謀。

既然他回答的這麼痛快,宋徽宗也就不再說什麼,走出中書省,乘了轎子去往翰林學士院。

到了學士院,找到當天值班的翰林學士承旨(翰林學士中資歷最老的人)葉夢得想要他起草詔書。

徽宗說明來意後,葉夢得卻說了和蔡京同樣的話:“不合祖制,無法起草。”

徽宗大怒,太師用祖制來壓他也就算了,小小的翰林學士也敢說這個。

況且,從他上臺的第二年開始全力推行新法,他和他身邊的百官都是把王安石的“三不”當做核心精神的。

三不就是王安石為了變法提出的著名的:“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這麼些年來,他帶著自己的班底打擊元佑舊黨人、改變官制讓自己人身居要職、興花石綱之役讓自己人盡情享樂、改鹽法和茶法給自己人撈錢、將原本鑄一個錢的銅料鑄成十個錢使用……

這一切都是他領著自己的班底一起做的,從來沒聽誰說過“不合祖制”,固然他自己享受了不少好處,可是他提拔上來的大臣們享受的好處也不少,他們不應該是一條心嗎?

今天他們竟然因為一個皇子的任命屢次和他說這句話,這讓他很惱火。

“不需要你們起草,你明日到御內東門小殿取我的御書給中書宣旨即可。”

宋徽宗本來可以讓人將自己的御筆手詔送來就行,就可以避免這些麻煩事兒了,但是他最近覺得這麼多年過去了,手下的人已經都是聽他話的人,他已經不需要再去為了這些小事寫什麼御筆手詔了,只要按照正常程式執行即可。

如今屢屢碰壁,那自己只好繼續寫御筆手詔了。

“稟官家,老臣不是這個意思。老臣的意思是這種軍國大事,一定要找一位德才兼備、能服眾的人去才行,如果一定要從宗室當中挑選,老臣推薦太子殿下。太子德高望重,允文允武,如果一定要宗室當中挑選一人,非他莫屬。”

葉夢得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原來他不是不起草詔書,而是因為領兵的是趙啟他才不想起草詔書,如果換成太子趙桓,這個詔書他是可以起草的。

北宋最忌皇子大臣打成一片,但是葉夢得這個時候也不得不跳出來,因為宋徽宗居然讓他和一般大臣們不支援的皇子去帶兵了。

無論宋徽宗是否有廢太子,培養皇子的意思,他們都不能看著趙啟去帶兵,因為趙啟一旦帶兵,就有可能會建立功勳,一旦建立功勳,後果就是不可控的……

其實宋徽宗本來也就是也用趙啟知道未來的這一個優點去讓趙啟嘗試一下,他是想用最少得代價換取最大的利益,但是葉夢得等文官並不知道這點。

葉夢得的回答雖然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說出的,但是敢直接過來推薦太子這點已經足夠讓他反感了。

“德高望重?難道太子就不是我宗室成員,就合祖制了嗎?”

宋徽宗冷笑一聲,懷疑地問道。

“老臣是說如果官家一定要在宗室裡面選擇一位去帶兵我推薦太子殿下。前提是官家一定要宗室的人領兵,無論知否有違祖制,老臣定當庶竭駑鈍,幫助官家實現您的想法。如果官家不選宗室的人,老臣自然推薦別人。”

“好一個德高望重,好一個庶竭駑鈍,這些是誰教你的,你一個小小的翰林怎麼敢說這樣的話?”

葉夢得慌忙跪下,道歉道:“老臣一片肺腑之言,請管家明察,趙孝成王用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最終趙國亡國滅種;諸葛武侯用言過其實的馬謖,致使北伐前功盡棄;簡文帝輕信口若懸河的殷浩,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