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見趙高說話還是一如既往地謙遜,也就不再客氣,帶有懇求語氣的說道,中車府令平日裡也是熟讀百家之書,內宮之中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中車府令之前給本公子出過許多高見,本公子是受益匪淺。中車府令雖在車馬坊效力,然依本公子看來,確是胸懷大志的有才之人,今日特地前來,是想讓中車府令再行指點一二。

趙高方才眼見胡亥手抱漆器進來,就已猜到胡亥此行所為何事,可他不能說破,也不願說破。趙高裝出一副受寵若驚之態,面露驚異地說道,小吏何德何能,能讓公子這般看重。小吏平日裡也就是喜好翻看百家之說而已,哪敢說是胸懷大志的有才之人,公子這般誇讚,屬實是折煞小吏。

胡亥見趙高依舊盡說些謙遜之詞,絕口不問自己今日過來,所為何事,也就有些耐不住性子,直接張口說道,中車府令之才,本公子是早有領教,今日過來,是想讓中車府令指點迷津。

胡亥也是察覺自己接下來請教之事,也是有些不好開口,想了片刻,這才又說道,實不相瞞,本公子近日屢屢被父皇叫至面前,詢問對有關國政之看法。中車府令,你是有所不知,這國政之事,平日裡在朝堂之上,聽的人已是昏頭昏腦,只聞其聲,不知其意。

誰曾想,父皇散朝之後又來發問,那些個國政之策,本公子只記得其中隻言片語,哪還敢說自己的一己之見,硬著頭皮編湊了幾句套話,這才算是應付了事。

可依父皇一向秉性,過幾日怕還要叫去詢問。不怕中車府令笑話,本公子對朝堂之上公議的那些個國政,實在是毫無興趣可言,聽過就忘。這要是過幾日,父皇叫去再行詢問,不知該如何應對。

趙高一聽胡亥是想讓自己指點迷津,然後去應付皇帝陛下,不由得皺起眉頭,慢聲說道,非是小吏不願出謀獻策,公子想讓小吏之言,應對皇帝陛下詢問,小吏實實不敢為之。

公子可知,依大秦律,獻計蠱惑公子,欺瞞皇帝陛下,依律以謀逆之罪論處,判流放邊關,後代也要永世戍邊。

趙高把出言獻計的嚴重後果一股腦說了出來,胡亥也是被觸犯秦律的後果嚇了一跳,他萬萬沒想到只是出言獻計,就會有如此後果,怪不得趙高一口回絕。

胡亥不死心,追問道,中車府令之前也曾為本公子出過主意,那時也是心有顧慮,可還是為本公子獻言獻策。今日為何一口回絕,該不是一件漆器之禮,不值當讓中車府令費心。

趙高見胡亥有些生氣,連忙說起其中原因,趙高陪著笑臉說道,公子錯怪小吏了,換做往常,小吏巴不得為公子獻言獻策,可公子今時不同往日。

那時公子是在在宮中讀書,害怕皇帝陛下追問所學之果,讓小吏為公子指點,以博取公子在皇帝陛下討個歡心。那時小吏對公子所言,只算得為公子應付皇帝陛下拷問學習,並無多大罪責。

:()強弓勁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