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裡,已是正午,李強父母都從地裡回到了家,父親照例坐在門口編織著他的竹製“工藝品”。看到李強揹著個桶回來,還以為他剛釣魚回來,也是打著招呼問他又釣到多少。

李強放下揹簍提出水桶,跟父親說他是去鎮上還錢去了。

走進屋裡,看到母親正在打理小雜魚,也是問道:“媽,怎麼不殺條大鯉魚來吃,昨晚才吃了小雜魚,今天整條大的”。

他把最大的一條鯉魚給王大爺拿去了,盆裡應該還有一條鯉魚和一些大鯽魚,鯉魚收購價也才一毛一斤,吃了不可惜。

“小雜魚好多都死了,扔了怪可惜的,昨晚你弄的紅燒小雜魚不錯,我就想著不要浪費,中午又做一道,總共就一條大鯉魚,拿去賣錢好一些,你又釣到多少?”。王惠蘭還是想著李強說的生意,這不還沒起步,她看盆裡也沒有幾條大的魚,哪能都把大魚拿來吃了。

“沒去釣,我去街上把王大爺的錢還了,他還送我一副網,我準備做個抄網,上午就跑了一條十來斤的大草魚,四塊錢呢!”,李強拿出揹簍裡的粘網,準備製作抄網,還不忘給父母說一下他上午的光輝事蹟。

“啥,跑了?”

王惠蘭一聽四塊錢跑了,也是心痛不已,

李盛平日裡編織一些揹簍提籃竹蓆這些去賣,編個一週也就賺個幾塊錢,李強跑了一條大魚就等於他爹白乾一週,可不是心疼,也是抱怨兒子技術還是得練練,書上說的技術也不一定準。

李強也不和母親解釋,她又釣不來魚,找母親要了剪刀和線就準備自己製作抄網。

他打算用小時候玩的大鐵環做抄網的做網框,剪斷後用火燒製就可以折出固定的把柄。這個東西只要能撐住就行,不用太結實,他又不是去高臺釣魚需要把魚從水面撈到高處,他只需要把魚抄住拖到岸上不跑就成,原則上搞一根有韌性的棍子用火燒了鞣成圓形就可以。

然後又把粘網拆好後多層疊置用線綁起來做成網袋,這個不難,就是要做得仔細一點,一處沒有綁到就可能造成網眼過大魚兒跑掉。

做好這一切,抄網就初步成型了,就差手柄的安裝,他這個抄網不用像以後那般需要考慮摺疊、輕便這些因素,只需要抄網夠大,能用就行,但是怎麼把手柄和抄網裝上去,這個難到了他,找根竹子或者木棍綁住容易造成抄網滑落,不要手柄只要網口網袋這部門又太短了不好抄魚。

他在院子裡翻找出一根合適木棍,綁過來綁過去就是不滿意。

一旁的李盛關注兒子做抄網很久了,從他聽到李強說跑了一條十來斤幾塊錢的草魚要做抄網的時候他就在琢磨了,雖然他沒用過抄網,但是他之前用竹子編過舀魚的,兩者都是撈魚,有異曲同工之處,看著兒子在那裡磨磨蹭蹭,他便放下手裡的活走到兒子旁邊。

“小強,你是不是要把這個網拿跟棍子接住連為一體”。

聽見父親的詢問,李強也是和父親商討起來。

李盛給出了兩個想法,一個是和李強想得差不多,用棍子把網頭那裡的鐵餅用繩子或者鐵絲綁起來,這種簡單;另外一個就是把網口的鐵環網柄端折出一個九十度的彎折,再用一根竹子或者木棍在相同位置打出一個小孔,弄成“榫卯結構”,再用鐵絲或者竹絲纏上,外面用布頭包住,又牢固還不會弄傷魚。

李強一聽父親說的第二個方案,覺得非常滿意,果然薑還是老的辣,經常編這些東西就是思路清晰。李盛聽兒子說就用第二個方法,就讓他去幫母親做飯,他來幫李強弄,吃完前肯定給他搞好。

李強和王惠蘭做好午飯,李盛的抄網就做好了。

一根兩米左右不知名的木棍接在網頭上,木棍表面非常光滑,一看就是老物件了,李強試了試韌性和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