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身打造劇本,如果不是親耳聽到,根本沒人信。

不但是金誠,現場所有觀眾,包括節目組工作人員,紛紛朝黃騰,還有馬梅,投去羨慕的目光。

相比觀眾,金誠作為主持人,更加敏銳。

“不對呀,既然是量身定做,又怎麼會發生那麼多次NG呢?”

眾人理解中的量身定做,意味著演員可以本色出演。既然是本色出演,就沒有演技一說,又怎會NG呢,而且還不只幾次,而是高達30次。

這很矛盾,這不科學。

黃騰心中大呼,就知道會這樣。

“你們理解錯了。量身定做歸量身定做,並非一定會根據演員,完全依照性格打造。只不過是透過演員,去思考,並應用影視邏輯,去展開情節。並不是說,我們就可以本色出演,那是不可能的。”

“我們顧導經常掛在嘴裡有句話,就能很好的給出解釋。”

金誠:“什麼話?”

黃騰:“藝術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

馬梅:“表演沒有定式,一切以恰當為好,須知過猶不及。”

這兩句話,振聾發聵,讓人大受震憾。

這讓人不由得想起一個詞,靈性。

表演有靈性,這是許多人對一個人進行評價時,掛在嘴邊的話。那這裡面,就涉及到一個詞,恰當。

如何恰如其分的進行表演,是衡量一個演員是否合格,是否適合角色的重要依據。

金誠由衷的鼓掌道:“說得好,不愧是顧導。”

“有句話,我一直想問。在網上,許多影迷們說顧導不像新人。你們作為劇組共事的人,如何評價顧導?”

有了前車之鑑,所有人都平息靜氣,等待兩人的回答。這個話題,也是網上,被很多人拿來評價顧風。

黃騰張張嘴,碰了碰馬梅,“你來說。”

馬梅:“以我的視角,顧導根本不可能是新人。新人做不到拍攝手法那麼熟練,那麼好。在我看來,想達到顧導在畫面處理,拍攝手法程度,一個初入行的導演,哪怕你是科班出身,至少都要十年。”

黃騰這時插話道:“張升張導,你們知道吧?”

金誠收拾心情,點了點頭,“知道,顧導第一部編劇的作品,導演就是張升張導。”

黃騰:“張導曾經評價顧導是這麼說的,天生的導演。不論是在畫面處理,還是拍攝上,都自愧不如。顧導有個特質,拍得特別快,彷彿腦中有著畫面作對比般,往往能找到最佳的切入視角,從而完成拍攝。”

馬梅:“跟你說個事吧,我也是在後期那裡聽來的。剪輯師們,在與顧導共事過後,一致評價顧導腦中有整部電影。說顧導,給他一臺電腦 以及原片,他能一幀不改的,全片剪輯出來最好的成品。顧導是天生的剪輯師。”

這話,直指核心,透過剪輯師們的話,很好詮釋出,顧風的天才與妖孽的地方。

聽得現場所有人,紛紛倒吸一口涼氣。

天下竟有這種導演。

如果顧風在現場,肯定要笑出聲。

把彷彿去掉,他腦中就是有全片來做藍本去進行拍攝,亦或者剪輯。

又問了幾個問題,再回答了幾個現場觀眾的提問,這一期訪談,圓滿落幕。

但這檔綜藝,一經播出,引發了一眾譁然。

【顧風這還是人嗎?只有神才做得到吧!】

【不可能,這世上怎麼可能有這樣的人,我不信】

【多半是黃騰和馬梅,兩人對於顧風這個老闆的吹捧,凡人怎麼可能做得到。】

【難道這個世界,真有生而知之的人嗎?】

【顧風天才沒錯,無論是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