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昌時空,夜色安然。

唯有一聲雷霆餘隆之音,響徹天地。

不過對於正值秋雨的泰昌時空而言,這一聲雷,這一陣風,皆是彌散在磅礴大雨之中,並沒有引起什麼重視。

伴隨著雷霆而過,季伯鷹出現在這東暖閣之內。

人就站在榻邊半丈之處,平靜看著躺在御榻之上,有一口氣沒一口氣的泰昌帝。

單是從外表眉眼模樣上來看,這泰昌帝和萬曆時空的監國皇太子朱常洛大差不差,畢竟兩人是時空同位體,只是氣色上相差甚多。

萬曆時空的那位監國皇太子,正值春風得意時,氣色紅潤有光澤。

而泰昌時空的這位,半死不活一口氣,整個人看起來隨時都可能原地昇天。

季伯鷹的出現,並未引起泰昌帝的注意,畢竟這會這哥們就已經只剩下最後一口氣了,一雙眼只顧著盯天花板發呆,回想他的過往三十九年,不勝唏噓。

此刻這暖閣內的太監也全部都是退了出去,這位一月天子顯然是想靜靜了,就是不知道靜靜現在出生了沒有。

依照原本的歷史程序。

再過幾天,名傳後世的紅丸就該正式上線了。

‘誰受益,誰主謀。’

本著這一犯罪邏輯學的原則。

季伯鷹凝望著半死不活的泰昌帝,微皺著眉頭,思索著關於這泰昌帝之死的問題。

大機率,就算是現在問泰昌帝自己,他自己也不知道怎麼回事。

至少從史書上記載的過程來看,這位泰昌帝自己全程都是死的糊里糊塗,純純的就是一個悲催的政治犧牲品。

而若是要分析誰受益,那就得從萬曆末期的朝局來著手分析。

萬曆末期的朝堂,大致分為三股勢力。

第一股,以浙黨為首的五黨(浙黨、齊黨、昆黨、宣黨、楚黨)。

第二股,代表著江南縉紳的東林黨。

第三股,鄭貴妃(福王他媽),也可以稱之為福王黨。

其中,五黨與福王黨走的比較近,二者之間算是一個較為鬆散的政治聯盟,東林黨則是處於被其他兩黨長期打壓的狀態。

這一點,從萬曆後期的內閣首輔是浙黨之首方從哲,便是可以清晰看出。

缺官不補歸缺官不補,老萬曆也不傻,心裡也跟個明鏡似得。

他知曉方從哲遞上去的補官名冊,其中大部分也都是五黨人士,如果全批了補了,白領自個的銀子不說,還得弄得朝中五黨獨大。

而三派的權鬥,追溯起來,要從明末三大案的第一案,也就是發生於萬曆四十三年的梃擊案論起。

梃擊案大致經過如下:一位名叫張差的‘武林高手’,也不知道這貨究竟是怎麼悄無聲息的闖過嚴密的大內防衛,拋開武力不說,就這輕功而言,至少也是盜聖白展堂那個級別。

張展堂手持一根木棒,以一己之力強行殺入了太子居住的慈慶宮,一路所向披靡,無人可擋,竟是直殺到了太子前殿,差點就和皇太子殿下來了場單挑,最終在前殿被太子內侍韓本用拿下。

萬曆帝得知,雷霆大怒,命皇城御史與刑部審訊。

而在審訊之時,當張盜聖供出自己是受鄭貴妃手下太監龐保、劉成指使之時,萬曆皇帝又突然改變了態度。

最後處理結果:張差處死,龐保、劉成被老萬曆密令處死,斷了線索之後,全案遂無從查起,一場梃擊案最後就這樣不了了之。

對於這一場梃擊案,後世紛紜,有說是鄭貴妃想弄死朱常洛,給自己兒子朱常洵鋪路,也有說這是朱常洛為保太子之位,精心策劃的一手苦肉計。

要分析這梃擊案,首先要確定的一點就是,這一場梃擊案的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