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寫(第1/4頁)
章節報錯
中正平和是至美,人如其字是修行。一個人的修行確是能在字的一筆一劃裡表現出來,人有三寶——精、氣、神,精充氣就足,氣行而化為神,人的精氣神充足,字的精氣神也會十分飽滿,形神兼備,活靈活現。橫平豎直,撇捺舒展,勾畫鋒利,折畫勁力。
從一個人的字裡面確是可以看出他的很多資訊,字寫得平穩開闊,神采奕奕,氣宇軒昂,那麼其人必定會是一個心中有天地,眉宇之間有乾坤的人。見其人不如見其字。充滿靈氣,似乎靈魂附體的字會比活人還活,極具吸引力,讓人立馬產生超越生命本身的聯想,能夠進入他的內心世界和他的精神世界。
漢字是世界上最美麗、最古老的文字,在世界上所有的文字中,只有漢字發展成為書法藝術,漢字的表現力是所有文字中最強的,意味最深遠的。一字一世界,一筆一乾坤。我們是中國人,中國人習漢字說漢語,漢字讓我們自豪,讓我們驕傲,讓我們有民族自信心。我愛讀書更愛漢字,讀書讓我有幸福感,漢字是書籍的細胞,它能讓我的大腦細胞得到鍛鍊,不讓我的思維偷懶,不變成一個沒有思想的人。
孫中山先生曾說,“我一天不讀書就一天無法生活”。
書讀得多了,生活的感觸深了,便愈發覺讀書和生活的樂趣。書,成了我每天生活中不可離開的伴侶。
在我情緒最低落,內心最為痛苦、最為悲傷的時候,讀讀書,看看文章、古詩詞,便能緩緩稍解放些自己。在悲憫的時候,讀蘇軾、辛棄疾豪放的詩詞,便能令自己豁然開朗起來,告訴自己,人生應當樂觀。人活於世,上有蒼穹宇闊,下有雄昆厚土,前有大海,後有高山,自當曠達。
人生在世,多一些學識,加以修養身心,以樂意自觀人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行世者有云:“做一個行世的人。”
入小學後,識得些字,意會一些書中的語句,我就頗愛讀書,自是也因為家裡有書可讀。才剛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字識認得不多,沒有拼音註釋的書,從頭翻到尾,也終不知書中之其所以雲,甚至有些書是什麼書亦所不知。不過,然是隻黑色的字,白色的紙,歸歸整整,雖不懂,卻也惹得我細翻,細看。有的書裡,字句雖為尚且不懂,但那頁裡的插圖,也更能惹得我細看、細琢磨。
上中學時,每天的課餘時間大部分都與功課作業佔了去,我仍會在週末擠出時間來讀些書。科普知識書、歷史解析書、地理政治書,隨著初中學識的面更為廣泛,求知慾也最為要強,諸類百書都去找來看。其中自己買的一本名人傳記看了又看,從中知曉二三十位中外歷史上的偉人、名人,通曉了他們的人生經歷和故事。還有一本《四庫全書》前後讀了許多遍。現在倒是記得初中時也還讀過幾本書,《魯迅文集》、《朱自清散文集》、《悲慘世界》、《父與子》、《魯兵遜漂流記》、《歐洲極簡史》……高中時讀過《本草綱目》、《品三國》……也甚是讀了許多其他醫學類的書和文章,知之有用,也亦博愛。
上大學後,每天空餘時間,做完了功課,餘下大把,自由支配。我每天讀文章,看雜誌,養成了閱讀的好習慣,這個好習慣讓我獲益頗多。去年十一月份在淘寶上買了十五本《青年文摘》,一本《意林》,還有奧格·曼迪諾的《羊皮卷》、《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和戴爾·卡耐基的《人性的弱點》。今年又繼著買了一些,《一本書讀懂中國史》、《一本書讀懂世界史》、《中國新聞週刊》、《我是貓》,還有十五本經典國學書籍,三本青春文學作品。
朋友借給我一本日本作家佐佐木圭一的《所謂情商高,就是會說話》,看完,合上書那一刻並不覺得自己已經從書中學到了什麼,但在之後的生活中,確是自覺受益匪淺。
讀這些書,讓我對知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