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奏摺後,薛虹依舊選擇待在林府中,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這段時間,他也在不斷的補充著關於這個時代的一些知識的空白,還有各方勢力的一些資訊。

這個時代有點像明朝後期,但情況卻要好上許多。

太上皇雖好大喜功,但年輕時也確實雄才偉略,硬生生帶著勳貴一脈來了一趟掃北。把北部草原打的銷聲匿跡近十年!

想一想也合理,要是太上皇沒點軍功在,也不太可能降的住這一群勳貴。

中期的太上皇也曾重視民生,嘗試減免賦稅,多次派遣人手暗訪地方,以錦衣衛操控京中勢力。

原本已經進入王朝衰落期的大明,居然硬生生有了龍抬頭的趨勢!

當時的老義忠親王又是人人稱頌的賢王太子,被認為是太上皇最好的接班人。

可最終的結果就是,不知道由於什麼原因,老義忠親王突然造反,太上皇四個嫡子,老大造反,老二身死,老三也被牽連囚禁。

最後便宜瞭如今的隆慶帝,繼承了他大哥的位置,成為了太子。

而後期的太上皇不知是老了昏了頭,還是因為兒子的死受的打擊太大,一改早年的雄才偉略,開始便的喜怒無常,好大喜功。

在位的後十年裡,連下江南數次,耗費大量的民脂民膏不說,還開始好名聲,天天琢磨著讓民間大臣們歌功頌德。

而彼時的隆慶帝,又只是個白板太子,手中沒有班底,更沒有太大的權力,只能眼睜睜看著太上皇胡來,卻毫無辦法。

萬幸人作自有天收,太上皇本就年事已高,加上不愛惜身體,勞神勞力,所以一場大病險些要了命。

不得已之下,傳位於隆慶帝。

結果,這老頭子後面居然又把身體養好了,沒死!!

按理說,皇位已經傳了,那就在宮裡享清福吧。可九五之位,活著的人誰能捨得呢?

太上皇居於大明宮,靠著舊臣勳貴,幾乎架空了隆慶帝,甚至為了敲打隆慶帝,把已經被廢為庶人的太子一脈給召了回來。

加封先太子為義忠親王,由其僅剩的一位庶子繼承了王位。

幾乎就差明說了:皇帝我說是誰就是誰。

後來的日子裡,隆慶帝一邊忍受著父親的操控,一邊勵精圖治,從歷屆科舉人才中提拔心腹。

比如林如海就是其中之一,林如海雖然是太上皇時期的探花,卻是在其病重太子輔國期間進行的科舉。

也就是說,林如海是那會還在當太子的隆慶帝一手提拔上來的。

薛虹猜測,隆慶帝除了欣賞自家老師的才幹,更有可能也是對賈家的一次小小的試探和拉攏。

“當務之急還是要先把江南這個錢袋子的問題解決,有了錢後面的一切問題才能解決。”薛虹凝神思索著是不是該動手加速江南鹽商的內耗和瓦解。

至於隆慶帝會輸這個問題,薛虹壓根就不在考慮範圍之內。

從主觀的角度講,現在的隆慶帝經過這麼多年的蟄伏,已經從一無所有,到現在能和太上皇站在明面上打擂臺。

這就已經說明了一件事,隆慶帝比他爹的政治智慧和手腕高了那不是一星半點!

隆慶帝還佔著最大的一個優勢,那就是年輕!

太上皇已經年近八十了,而且早些年爭戰輾轉,身體本就有內傷。

再加上年輕時候太上皇縱情生色,這老頭能活到現在,都得說一句老朱家基因真t牛逼!!

值得一提的是,隆慶帝最小的弟弟,足足小了他十歲!也就是現在的忠順親王,是太上皇五十多歲的時候生下來的。

隆慶帝的身體也夠牛逼的,十年如一日的奮鬥,勞心勞神不說,白天上班,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