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人在城隍廟聽完女尼的招供後,從後門離開,回到了衙門。一晚上沒閤眼,第二天一大早,就吩咐張祿準備升堂。

承差朱文接到命令,趕緊去城隍廟把王明和女尼帶到了衙門。王明帶著女尼走進大堂,心裡直犯嘀咕:“這劉大人到底搞什麼名堂?”

劉大人坐在公位上,開口問女尼:“女尼,你到底招不招?”女尼回答道:“大人,我沒殺人,招什麼招?”劉大人微微一笑,說:“你別急,等會兒就知道了。”

接著,書辦拿出女尼的口供,遞給女尼。女尼一看,心裡明白了,原來昨晚的城隍是劉大人假扮的。女尼後悔不已,心想:“這下完了,自己被算計了。”

女尼咬咬牙說:“大人,我招了。是張立因奸不允,殺害了我妹妹素姐。”劉大人又問:“那屍體在哪裡?”女尼說:“埋在蓮花庵後院。”劉大人再問:“人頭為什麼扔在官井裡?”女尼回答道:“張立本想把人頭扔到仇家趙洪家,可那天趙洪家有事,沒能下手,就扔到官井裡了。”

這時張立也被帶到堂前,女尼對他說:“我都招了,你也別再抵賴了。”張立無奈,也只好承認了罪行。

劉大人聽完兩人的供詞,吩咐書辦記錄口供,讓張立和女尼畫押。然後把他們關進了大牢。

接著劉大人讓王明抱著那個鹽醃的死孩子,準備去高大人衙門交差。王明心裡直抱怨:“這叫什麼事兒啊,我這承差成了抱孩子的了。”

劉大人來到高大人衙門,把張立和女尼的口供交給了巡捕官。巡捕官進去通報,高大人看完口供後,心裡既高興又驚訝。高興的是劉大人能把無頭公案斷得這麼清楚,驚訝的是劉大人不懼上司,不好對付。

高大人心想:“這劉羅鍋太厲害了,我得把他打發走,省得給自己找麻煩。”於是,他讓來福告訴劉大人,自己染了風寒,暫時不用處理事情,讓劉大人回衙門去。

劉大人回到衙門,處理了一些日常事務。一天早上,他正準備升堂斷案,這時一個人走上堂來,跪在下面。

這案子可真是一波三折,劉大人憑藉著智慧和手段,讓僧俗都認罪伏法。接下來又會發生什麼呢?讓我們繼續關注劉公案。

劉大人在堂上正準備退堂呢,突然有個叫王可用的人急匆匆跑了進來,“撲通”一聲跪在地上,說:“大人吶,南門外五里處有座五道廟,裡面死了個乞丐,小的身為地方,不敢不報告,這是呈報單,請大人過目。”劉大人接過呈報單一看,上面寫得明明白白:“南關地方王可用,向大人報告,聚寶門外五里處,有個乞丐身亡。年紀大概五十來歲,麻臉身高四尺,身穿藍布舊夾襖,腰繫麻繩,旁邊放著一根竹杖,還有個小竹筐,裡面盛著破碗,除此之外再無別的東西。”

劉大人看完,立刻吩咐準備轎子,他要親自去查驗一番。轎伕麻溜地把轎子抬到跟前,劉大人坐上轎子,在執事的簇擁下出發了。一路上,劉大人透過轎窗往外看,只見街道兩旁店鋪林立,各種買賣應有盡有,就跟京城一樣熱鬧。

很快,轎子來到了五道廟前。劉大人下了轎,把公案設在廟前。他舉目打量這座廟,只見廟不大,孤零零的一間房,四周沒有圍牆。劉大人坐在公位上,讓仵作去查驗屍體。仵作進了廟,叫人把屍體的衣服剝下來。剛解開衣服,發現屍體懷裡藏著一張紙。仵作把紙拿出來,回到公案前,跪在地上說:“大人,這張字帖是從屍體懷裡掉出來的,小的不知上面寫的啥,特來報告。”劉大人接過字帖一看,原來是一首詩:“自幼生的是野流,手提竹杖過江頭。宿水餐風吟皓月,帶露歸來唱晚秋。兩腳踏遍塵世界,一生歷盡古今愁。從今不傍人門戶,街犬何勞吠不休?”劉大人看罷,心想:“這是個有學問的隱士啊,把這首詩呈給皇上,也不枉他留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