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察汗國,又稱金帳汗國或朮赤兀魯思,是13世紀上半葉蒙古人建立的封建國家。以下是關於欽察汗國的一些重要資訊:

1. 建立:

最初,成吉思汗將也兒的石河和阿爾泰山地區分封給長子朮赤。1236 年,朮赤次子拔都統帥“長子軍”西征,到 1240 年先後征服了欽察草原、克里木、高加索、保加爾、伏爾加河和奧卡河地區以及第聶伯河流域的羅斯各公國等廣大地區。

1242 年,拔都建立欽察汗國,將都城建於也的裡河下游的拔都撒萊城。

2. 疆域:東起自也兒的石河,西至俄羅斯,北達北極圈一帶,南抵太和嶺,直至伊朗地區。

3. 政治:

欽察汗國是封建君主制國家,軍隊在國家機構中佔據重要地位。汗國建立後保持軍政合一的統治組織,萬戶、千戶、百戶、十戶既是行政單位,又是軍隊編制單位。

拔都的兄長斡兒答及其後裔據有今西西伯利亞、哈薩克,形成了白帳汗國;其弟昔班被封於南烏拉爾地區,後建立了青帳汗國(又稱藍帳汗國)。

4. 經濟:

汗國境內經濟發展各地不同。欽察人大多處於封建生產關係的初級階段,過著遊牧生活;克里木、保加爾進入了封建生產關係的發達時期;花剌子模則具有高度發達的農業技術,過著城鎮化的定居生活。

欽察汗國是西方貿易的重要交通要道,與中國、印度、埃及、中亞和西歐等地建立了貿易關係。

5. 宗教與文化:別兒哥(1257 - 1266 年在位)時期,汗國與埃及建立了聯盟,伊斯蘭文化開始對欽察汗國產生影響。後來,伊斯蘭教在伏爾加河下游廣泛傳播,此後諸欽察汗都信奉伊斯蘭教。

6. 衰落與滅亡:

14 世紀中葉時,汗國內部萬戶們各自為政,汗庭權力日漸削弱。14 世紀末,金帳汗國呈現衰敗局面,並遭到中亞帖木兒帝國的侵襲。

15 世紀時,先後分裂出了西伯利亞汗國、喀山汗國、克里木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等獨立國,欽察汗國中央直轄的領土大為減少,被稱為大帳汗國。最終,大帳汗國於 1502 年被克里米亞汗國擊敗而滅亡。

總的來說,欽察汗國在蒙古帝國的歷史以及歐亞大陸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它的興衰歷程反映了當時的政治格局變化和各種勢力的角逐。

察合臺汗國(1222 年 - 1670 年)是蒙古四大汗國之一。以下是關於察合臺汗國的一些重要資訊:

1. 建立與發展:

起源:成吉思汗將其征服的土地分封給諸子,次子察合臺獲封的領地在蒙古帝國以西,從畏吾兒地向東,直至撒麻耳乾和不花剌止。1222 年,察合臺以此為基礎成立汗國,建都於阿力麻裡的虎牙思。

初期發展:察合臺汗國成立後,制定了相關的法令。在成吉思汗、窩闊臺時期,察合臺汗國作為蒙元王朝的宗藩國存在。在窩闊臺死後,察合臺的宮闕曾成為很多人朝拜的中心,可見其在當時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中期內亂與政權更迭:察合臺汗國的政權更迭頻繁,內部爭鬥不斷。如在貴由汗時期,因貴由與察合臺之子也速蒙哥交好,便推翻了原本察合臺之孫合剌旭烈兀的繼位,讓也速蒙哥執掌國政。後來蒙哥汗即位,又恢復了合剌旭烈兀的地位。此後汗國的統治者不斷更換,內部紛爭持續。

中興與擴張:阿魯忽時期,察合臺汗國在忽必烈的支援下勢力大增,脫離了蒙古大汗的控制,開始獨立發展。到篤哇時期,察合臺汗國疆域達到最遼闊,包括塔里木盆地周圍諸綠洲、中亞河中地區、準噶爾盆地和中亞草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