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冶(約730-784年),字季蘭,烏程人,是中唐時期著名的女道士、女詩人 。

生平經歷:六歲時因作詠薔薇詩被父親認為不祥,十一歲被送進玉真觀出家。她與陸羽、皎然、劉長卿等交往密切,暮年被唐代宗召入宮中,後因曾上詩叛將朱泚,被唐德宗下令亂棒撲殺 。

代表作品:《八至》“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以簡潔語句道盡世間複雜情感。《明月夜留別》“離人無語月無聲,明月有光人有情。別後相思人似月,雲間水上到層城”展現了離別的惆悵與深情 。

文學成就:其詩以五言擅長,多酬贈譴懷之作, 劉長卿贊其為“女中詩豪”,高仲武稱其“形器既雄,詩意亦蕩。自鮑照以下,罕有其倫” 。

《八至》是唐代女詩人李冶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全詩為:“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這首詩構思精巧,前三句分別用“東西”“清溪”“日月”這些常見事物,透過巧妙的語言組合,展現出一種距離、深淺、高低的辯證關係,營造出獨特的意境和哲理氛圍。

而最後一句“至親至疏夫妻”堪稱點睛之筆,道破了夫妻關係這種人世間極為特殊、複雜又微妙的情感狀態,兩人可以親密無間、相濡以沫,是最為親近的關係,可一旦感情破裂等情況出現,又可能變得無比疏遠,短短一句將夫妻間複雜的親疏變化精準地呈現出來,也讓這首詩充滿了深刻的人生感悟,流傳甚廣且備受後世稱道。

《明月夜留別》全詩為:“離人無語月無聲,明月有光人有情。別後相思人似月,雲間水上到層城。”

意境營造:詩的開頭描繪出一幅寂靜的離別場景。“離人無語月無聲”,離別的人默默無語,月亮也悄然無聲,這種無聲的氛圍,更烘托出離別的寂靜和傷感。而“明月有光人有情”,則點明瞭人和月的共性是都有情感。明月之光,就如同人心中的情感,為下文的相思之情埋下伏筆。

情感表達:“別後相思人似月”,詩人把離人的思念比作明月,月光能夠跨越山川河流,到達遠方。詩人藉此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也會像月光一樣,不受距離的限制,能夠傳遞到遠方愛人那裡。“雲間水上到層城”進一步強調相思之情的綿長,如同月光可以穿梭在雲間、水上,抵達遠方的層城(層城在古代詩詞中常指仙鄉或京城等遙遠的地方)。整首詩情感細膩,用明月寄託相思,將離別的不捨和深情的思念展現得淋漓盡致。

魚玄機,約844年-868年,原名幼薇,字蕙蘭,長安人 ,晚唐女詩人、女道士,與李冶、薛濤並稱“唐代三大女詩人”

《閨怨》是唐代女詩人魚玄機的作品,全詩如下 :

蘼蕪盈手泣斜暉,聞道鄰家夫婿歸。別日南鴻才北去,今朝北雁又南飛。春來秋去相思在,秋去春來資訊稀。扃閉朱門人不到,砧聲何事透羅幃。

詩中描繪了一位倚門企盼情人歸來的思婦形象。“蘼蕪盈手泣斜暉”,女子手中握著蘼蕪,在斜陽下哭泣,蘼蕪這一意象常與棄婦相關,暗示了女子的哀怨.“聞道鄰家夫婿歸”,聽聞鄰家夫婿歸來,更襯托出她的孤獨與思念。

“別日南鴻才北去,今朝北雁又南飛”,以候鳥的南北遷徙,比喻時間的流逝和情人的離去,卻始終未歸,加深了哀怨之情.“春來秋去相思在,秋去春來資訊稀”,體現了女子對情人的相思終年不斷,然而卻久無音信,表現出其內心的幽怨與惆悵。

最後“扃閉朱門人不到,砧聲何事透羅幃”,寫女子深居簡出,朱門緊閉,卻仍有砧聲傳入閨房,搗衣聲通常與思念徵人等有關,進一步擾亂了女子的心緒,讓她更添憂愁。

整首詩透過細膩的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