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人也應該要知道你做的這些。”

段惟和說這話的時候,臉上帶著的都是與有榮焉的高興,不見一絲不悅。

齊姣定定地看著他,她其實已經做好了為皇帝貢獻政績的準備了。

不是她把人想的太壞,而是歷史上這種事太多了,到時候史書寫出來,真真假假,沒人能分辨的清。

皇帝也真真切切地為這件事付出過,靠她一個人,進度可能會被拉慢很多。

也不能說他沒有功勞,要是在一些昏庸的皇帝手中,別說是雙季稻了,三季稻都沒有,一樣到不了百姓手裡,進不了肚。

推廣這事還是當權者來的更快。

她是一個受寵的宮妃,還有長子長女在旁,要是再加上這些功績,很難不讓人起防備之心。

想殺一個名聲好的,有點民心的,還是沒有那麼輕而易舉。

“不止是我,還有陛下,還有那些農學的人。”

兩人十指相扣,相視一笑,目標是一樣的,有彼此在身邊,有一個夥伴,好似都多了一些底氣。

不管到晚年皇帝會不會猜忌於她,但在這時,她似乎也能看到皇帝的誠意。

不過,兩人也沒想到,後來的雙季稻在推廣的過程中,比起那枯燥無味的試驗過程,稻種如何被發現這個問題更吸人眼球。

不僅不會忘了齊姣在其中的作用,甚至成為了口口相傳的故事,世世代代地傳下去,沒有一個人能忘記那些功績。

史書記載,明貴妃善農桑,這兩者聽起來好像各不相干,但又偏偏聯絡在了一起,並且在明貴妃的研究中,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那些新品種的瓜果就是從明貴妃的莊子裡傳出來的,也不知道是怎麼種的,或者是怎麼培育的新種子,結的果就是又大又甜,和普通的就是不一樣。

從此改良了許多果類的味道,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水果”。

相傳,那明貴妃有一日忽然在莊稼中發現一株與眾不同的稻子,那株稻子比普通的高,穀穗也已經成熟稻子。

便讓人進行種植,從而便培育出了糧種,有了前面的那些做鋪墊,這好像也不是什麼令人意外的事。

連帶著之前那些,傳著傳著就成了,貴妃原本就是掌管農桑的仙子這才一直得到上天賜下來的良種。

這故事難免帶了點奇幻的色彩,但有一手史料表明,確實是當時的明貴妃引導的改良稻種,算是在正史上面加料。

也是因為這樣,這故事傳的才遠,到後面,那稻子就多了一個戲稱的俗名,“貴妃稻”。

回到現在,皇帝剛剛在朝堂上宣佈了這事,並下令進行推廣。

別說百姓了,就連朝臣都不知道這事,就算是聽了旨,也是雲裡霧裡的,怎麼就有了雙季稻,這麼就畝產十六石,這可是從未聽到過的產量,怎麼就又和明貴妃扯上關係了?

好像哪哪都有明貴妃的存在一樣。

眾人你看我,我看你,眼睛都不由得往杜懷穆身上瞟。

作為太師,和皇上的感情自然深厚,連先帝和當時的太子鬧不和時,也沒說下他的面子,現在的皇上也還是一樣當夫子敬重,也很願意聽杜懷穆的已經。

不管從那方面來看,這杜首輔都是最能察覺聖意且得聖心的人,也是難得能在皇面前說上話的。

農乃天下之本,這等大事,一時也沒人敢開口質疑,都是先看看別人。

快一年了,也夠那些大臣瞭解這位陛下,他想做的事,是九頭牛都拉不回來,他們說“不”根本沒用。

就算一時做不來,也不會輕易鬆口,偏偏找的理由還挺恰當,連反駁都不知道該反駁什麼。

這回也學精了,知道緩一會再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