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差點忍不住笑出來。

李忠則憤怒地質問道:“王將軍這樣的人怎麼不覺得羞恥?老夫正與殿下商議國事,居然做出這樣的舉動!”

王強卻理直氣壯地說:“有什麼可羞恥的呢?”

“李先生四處詆譭我,說我背信棄義、禍亂國家,我都不以為恥。”

“這種小手段根本不值得掛心。”

李忠惱怒道:“王將軍,我國百年法律,難道能因你一人而改變嗎?”

“聖上自有決斷,您還是自求多福吧!”

說罷他憤然離去,遠遠處傳來一聲憤怒的哼聲。

趙明顯得頗為無奈地嘆了口氣:“刑部尚書李大人反對改革秦律這一點,本宮早已預料到。”

王強隨意坐下,吃著盤中的水果解渴。

“不只有李忠一個人吧?滿朝文武贊同此策的人恐怕很少。”

“殿下很快就要面臨諸多壓力了!”

趙明有些哭笑不得:“軍師有何良策解決這個問題?”

王強搖搖頭:“解不了。但或許百姓能給我們答案。”

趙明顯現好奇之色:“此話怎講?”

王強繼續說道:“雖然秦國律法號稱‘凡事依法處理’,但在我們審閱過程中卻發現一些問題——小錯重罰、大錯通融。”

“比如夫妻和離未去官府登記,則罰二甲……這意味著近三千錢,大約是一個壯丁兩年辛苦勞作的結果。”

“若是交不出罰款,只能以勞役抵債。”

趙明深嘆:“這確實太過苛刻,所以我們要調整這些法規。”

“秦律還規定採鄰家桑葉不到一錢贓款也要服刑三月。賊匪襲擾村民,百步之外的旁人未予幫助也會被判處罰。”

“這不是典型的‘小事嚴處’嘛?”

趙明點點頭:“的確。”

王強微笑繼續說:“而朝中貴族們的情況卻是另一番景象,他們多有妻妾,鮮有遵紀守法者,法不責眾之下只好睜一眼閉一眼。”

趙明顯得有些愧疚,沉默片刻後開口。

王強又提及一些事情,並且指出官員和普通民眾之間在懲罰上的極大差別。

趙明清了清嗓子堅定表示:“為了國家長治久安及百姓幸福安康,秦律勢在必改!”

“不可聽少數權貴之聲。”

王強調醒道:“殿下的決心很重要,但也需想清楚隨之而來的問題。”

“所謂歷史評價往往取決於士人之口。”

“然而不論如何罵名或者褒獎,我只問心無愧而已。”

聽到這裡王強大笑道:”佞臣搭配昏君還真是天生一對呢!”

“先生過譽了。”趙明回應說,並討論了關於接下來的一些行動方案,如透過發表言論引起重視。

隨著時間流逝到了夜間。

李忠的目光依舊熾熱似火,顯露出他內心的不平靜。

“當辦報之權被奪去,老朽便預感不妙。”

“若非他暗中慫恿,殿下怎會陷入如此絕境!”

“吾等世代蒙受皇恩浩蕩,豈可不為國家盡力?”

“明日爾等隨老夫聯名上奏,即便以死進諫,也要阻止朝綱 !”

寧騰、陶淳等人聽聞,不約而同抬頭注視。

“上卿可知曉陛下的心意?”

“是啊,報紙早已傳遍天下,難道陛下竟未召您商議?”

“此人雖不堪,更怕……”

蒙毅面色凝重,默然不語。

他也曾進宮請求面聖,無奈陛下刻意避而不見。

回想近日常伴君側時始皇帝的黯然神態,蒙毅心頭湧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