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8章 年 知青上山下鄉運動(第1/4頁)
章節報錯
1968年,在中國大地上,正經歷著一場意義深遠且影響廣泛的運動——知青上山下鄉。那是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國家號召廣大知識青年到農村去,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在廣闊天地裡錘鍊自己,為建設社會主義的新農村貢獻力量。當時的歷史文獻這樣記載著:“戊申年,知青響應號召,背上行囊,奔赴四方,以青春之熱血,灑於鄉村田野,展時代之風貌,啟別樣之人生,此乃為國為民之壯舉也。”
在城市的喧囂中,生活著一位名叫林曉的年輕人,時年18歲,剛剛高中畢業。她性格文靜,內心卻有著一股不服輸的勁兒,原本對未來有著諸多美好的憧憬,想著能繼續升學,在知識的海洋裡繼續遨遊,或是找一份安穩的工作,開啟平淡卻也溫馨的城市生活。然而,隨著上山下鄉運動的推進,她也和眾多同齡人一樣,成為了一名知青,即將踏上前往農村的未知旅程。
林曉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父母都是本本分分的勞動者,靠著微薄的工資維持著一家人的生活。家裡雖然不富裕,但父母一直很重視對她的教育,希望她能透過讀書改變命運,所以林曉從小就養成了愛學習的好習慣,成績在班級裡也總是名列前茅。她熱愛文學,閒暇時光總是捧著一本本小說看得入迷,那些書中描繪的豐富多彩的世界,讓她對外面的天地充滿了嚮往。
當得知自己要去下鄉插隊時,林曉的心裡既忐忑又有些許期待。忐忑的是,她從未離開過熟悉的城市,不知道農村的生活會是什麼樣,自己能否適應;期待的是,她也渴望在那片陌生的土地上,開啟一段不一樣的人生,像書中那些勇敢的主人公一樣,去經歷、去成長。
收拾好簡單的行囊,林曉隨著知青隊伍來到了北方的一個小村莊。初到村子,眼前的景象讓她有些吃驚。村子裡的房屋大多是簡陋的土坯房,道路也是坑窪不平的土路,村民們穿著樸素,過著靠天吃飯、辛勤勞作的農耕生活。但村民們質樸的笑容和熱情的招待,很快讓林曉感受到了濃濃的溫暖,心裡的不安也消散了幾分。
林曉他們這批知青被安排住在村裡閒置的幾間屋子裡,屋子雖然破舊,但經過大家齊心協力的打掃和佈置,也有了幾分溫馨的感覺。一開始,知青們對農村的勞動一竅不通,連鋤頭都拿不穩,更別說下地幹活了。村裡的老支書便安排了幾位經驗豐富的老農,手把手地教他們如何耕地、播種、除草。
林曉被分配到了農田組,跟著一位叫李大爺的老農學習種莊稼。李大爺為人和善,看著這些城裡來的年輕娃娃,很是耐心。他先是給林曉示範如何握住鋤頭,怎樣用力才能把地翻得又深又勻,林曉照著做,可沒幾下,手上就磨出了水泡,疼得她直皺眉,但她咬咬牙,還是繼續堅持著。播種的時候,她又總是掌握不好種子的間距,不是撒得太密就是太稀疏,李大爺在一旁笑著安慰她,說慢慢來,多練練就好了。
除了農田裡的活計,知青們還要參與村裡的其他事務。村裡有個小學,師資力量很薄弱,只有一位老教師教著幾個年級的學生。林曉因為文化程度相對較高,便主動提出去學校幫忙代課。她教孩子們語文和算術,把自己所學的知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這些農村的孩子。孩子們對這位城裡來的年輕老師充滿了好奇和喜愛,每次上課都聽得特別認真,一雙雙明亮的眼睛裡滿是對知識的渴望。
在村裡的日子一天天過去,林曉也逐漸適應了農村的生活。她和村民們的關係越來越融洽,大家都很喜歡這個文靜又勤快的姑娘。然而,生活並不總是一帆風順的。有一年,遇上了大旱,莊稼地裡的莊稼都快乾死了,村民們心急如焚,想盡辦法去附近的河裡挑水灌溉,可那也是杯水車薪。
林曉看著大家焦急的樣子,心裡也很著急。她想起在書上看到過一些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