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四年,大明的天下正呈現出一片蒸蒸日上之態。成祖朱棣雄才大略,登基之後便致力於穩固江山、開疆拓土,讓這大明的版圖愈發遼闊,國威遠播四方。而那地處西南的四川,向來便是天府之國,物產豐饒,山川形勝,既有那沃野千里的平原,可種五穀雜糧,滋養萬千百姓;又有險峻的山川,如天然的屏障,守護著這一方水土。可這一年,四川之地也並非全然風平浪靜,諸多事務交織在一起,猶如一幅色彩斑斕卻又複雜多變的畫卷,正徐徐展開。

《明史·地理志》載:“四川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元屬四川行省,洪武四年置成都都衛,洪武八年改都衛為四川都指揮使司,領招討司一,宣慰司二,安撫司五,長官司二十二及諸衛所。”由此可見,四川在大明的行政區劃中有著重要地位,且有著完備的軍政管理體系,諸多的司、衛所分佈其間,維持著地方的秩序,管理著百姓的諸事,這也為圍繞“1406年 四川”的故事搭建起了基於史實的框架,讓那段滿是煙火氣與故事的歷史歲月有了清晰可尋的脈絡。

我本是四川成都府的一個小小茶商,名叫林遠山,生得面容清瘦,卻透著一股精明幹練的勁兒,雙目猶如那夜空中閃爍的星辰,透著靈動與聰慧。自幼便跟著家中長輩在這茶行裡摸爬滾打,對那茶葉的種植、採摘、炒制、售賣等諸多環節,皆瞭如指掌。我為人隨和,善於與人打交道,靠著這好性子,結識了不少同行以及往來的客商,生意做得也算順遂,心中便只盼著這日子能如那煮好的茶水一般,平淡卻又透著絲絲甘甜,可未曾想,這1406年在四川的經歷,卻似那投入湖中的石子,激起了層層波瀾,讓我的生活有了諸多意想不到的變化。

那是一個春日,陽光暖暖地灑在成都府的大街小巷,街頭巷尾瀰漫著各種茶香,有那清新淡雅的綠茶香,也有醇厚濃郁的黑茶香,來來往往的行人,或是去茶館裡喝茶閒聊,或是去茶肆選購茶葉帶回家中。我像往常一樣,早早地來到自家的茶鋪,指揮著夥計們打掃店鋪、整理貨架,準備迎接新一天的生意。

這時,隔壁綢緞莊的王掌櫃走了過來,笑著打趣道:“林掌櫃,你這每日裡都是這般勤快呀,怪不得你這茶鋪生意越來越好呢,不像我,這綢緞莊的生意,時好時壞的,愁人喲。”

我趕忙笑著回應道:“王掌櫃,您可別打趣我了,您那綢緞莊賣的都是些綾羅綢緞,那可都是富貴人家才常買的物件,我這茶葉,不過是尋常百姓也能喝得起的東西,各有各的營生嘛。”

正說著呢,一個老主顧走進了茶鋪,我趕忙迎了上去,笑著問道:“張老爺,您今兒個來得早呀,可是又來選些新茶了?”

張老爺笑著點點頭,說道:“林掌櫃,你這兒的茶我喝著順口,這不,家裡的茶葉快沒了,便來你這兒再挑些回去。”

我陪著張老爺在貨架前挑選茶葉,一邊介紹著各種茶葉的特點,一邊留意著張老爺的神色,好知曉他的喜好。待張老爺選好了茶葉,付了錢,心滿意足地離開後,我又接著招呼其他的客人,一上午的時間,就在這忙碌且熱鬧的氛圍中過去了。

可到了午後,卻發生了一件讓我有些頭疼的事兒。有幾個外地來的客商,到了我的茶鋪,說是聽聞四川的茶葉好,想大量採購,運到外地去售賣,本是一樁大生意,我心裡自然是歡喜的,可這幾位客商卻極為挑剔,對茶葉的品質、價格等諸多方面都提出了苛刻的要求,還一個勁兒地壓價。

我陪著笑臉,耐心地解釋道:“幾位客官,您看我這茶葉,都是精挑細選,精心炒製出來的,品質那是上乘的呀,這價格已經很公道了,實在是沒法再壓了呀。”

其中一個客商卻不以為然,哼了一聲,說道:“林掌櫃,你這話說得,咱跑這麼遠來採購,那自然是想多賺些差價,你這價格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