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瓦剌也先的女婿·破布嘚(第1/4頁)
章節報錯
正統八年,五月
明軍第四次征討麓川之役開始,沒錯,自從雲南麓川宣慰司思任發、思機發父子叛亂後,大明前前後後已經打了三年,三次了,英國公張輔就沒回過順天。
滇省麓川險遠,道路不暢,攻之最多能二十萬人分三路並進,宜在湖廣、川、貴等地徵徵適應滇省山川密林的兵源,這次明軍徵發大軍二十萬,並各委善戰指揮武將統兵。
英國公張輔,黔國公沐晟,以及大明前軍大都督,湖廣都指揮僉事,副總兵吳亮,分兵三道,分別進攻灣甸、芒布、騰衝,刻期並進,太監李渠、吳誠、曹吉祥監軍。
部隊抵達金齒,思任發遣其將緬簡斷金沙江上的吊橋,於對岸立柵而守。
江水湍急,黔國公沐晟帶著左路大軍不得寸進,只能被迫停下,就地製造伐木造舟,欲渡江而戰。
左軍被滯留在金沙江北岸,英國公張輔的中軍和副總兵吳亮的右軍偏師,不敢貪功冒進,只能滯留原地,等待左軍並進。
而後黔國公沐晟左軍渡江成功之後,先是大敗麓川軍將領緬簡,而後追至夾象石,被麓川軍以象陣衝擊,隨後被圍大敗,四萬五千餘明軍被戮。
黔國公沐晟帶殘兵退守楚雄,因大敗,恐懼獲罪,暴病去世,大明進攻灣甸的左軍徹底失利。
中軍英國公張輔一路殺到芒布,思任發沿金沙江一側沿山下寨,結硬寨百餘座,明軍久攻不下,在木邦、車裡、八百、東籲等東南亞小國支援思任發。
此戰,打成了消耗戰。
右軍副總兵吳亮,面對思任發其將緬簡的襲擾,不能保護好中軍的糧道,明軍不時就有斷糧危機。
最終,以至於雙方的戰事停停打打,消耗了三年之久。
明軍打不過去,叛軍攻不過來,雙方都差一口氣的樣子,都在等對方堅持不下去。
不過在英國公張輔看來,這是必要的犧牲。
即使木邦、車裡、八百、東籲等國支援思任發,也絕對敵不過大明湖廣的糧草儲備。
除非這些東南亞小國,願意像是安南闖賊那樣,以傾國之力支援盟友。
其實大明有人猜測,那闖王會不是靖國公同父異母的親兄弟。
不然臨死前,闖賊怎麼會把安南託付給靖國公王宇呢!
時間一轉,這一仗持續了三年。
正統十一年
大明在滇省持續打了三年只出不進的仗,打仗獲利的是武將升官發財,文官就是個敲邊鼓的活。
至少文官是這麼認為的,大明的文官不幹了,想求和。
正好叛軍思任發支援不下去了,一封求和信發到了大明這邊,願意照以前那樣,尊奉大明為主,在部族裡設立流官徵收稅務。
如此大明的面子也有了,刑部侍郎何文淵迫不及待的上書孫太后,借戰事如此,反對在麓川偏遠之地,駐兵相爭。
他認為麓川在南陲之地,進攻勞師並無所獲,徒耗湖廣糧草,內閣首輔楊士奇亦贊同此說。
刑部侍郎何文淵就是文官推出來的靶子,吸引武將們的火力,他一上奏,楊士琦一表明態度,大明朝堂上充斥著讓孫太后撤兵的勸誡。
文武相爭,戰和相爭,歷朝歷代都免不了如此。
張輔上書辯解,思任發世職土司六十餘年,三次反覆,屢次抵抗王師,現在叛軍疲憊,釋此不誅,恐怕木邦、車裡、八百、東籲等地覘視窺覬大明西陲。
英國公張輔這耿直老將為了再爭取爭取,不枉費了大明十萬將士的性命,甚至不惜借用王宇拍的馬屁稱呼,在摺子最後寫了:老臣俯首泣拜大明聖母皇太后,示弱於小夷,實非上策,今得尺,明覆丈,望周知。
可惜勳貴現在事實上的分裂成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