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承康暴露出先天修為,以強橫姿態碾壓眾天驕,贏得大嵩皇帝側目。

面對內憂外患的朝局,昏庸的嵩帝居然派遣沒有任何領兵經驗的楊承康為帥,率領精兵進駐幽州,抵抗金蠻。

三年,楊承康身經大小戰役百餘戰,憑藉其無敵於北境的修為,多次力挽狂瀾,挽留危局,領兵取勝。

在此期間,攻殺金蠻六位先天高手。北軍士卒愛其英明,軍心歸附,北境漸安。

與此同時,其兄楊承道在大嵩內部猥瑣發育。

對外以武道宗門形式示人,不知不覺中培養出十位先天高手,這股力量足以橫掃大嵩武林。

對內則是經商聚財,修理軍政民生,廣積糧草,以待時變。

太康二十八年,老皇帝被奸相黃博勾結內相魏賢殺害。扶持十歲天子登基,改元重盛。

奸相黃博攝政,福威自專,荼毒天下,百姓積怨已極。

重盛二年,廣南王洪業在廣南郡門閥勢力的支援下首先起義,掀起了起義反對大嵩的浪潮。

重盛四年,十八路反王樹旗,爭奪地盤,逐鹿天下。致此社稷板蕩,百姓捐於草野!

楊承道率領麾下強勢出征,意圖掃清天下。

在北境鎮守的楊承康接到哥哥楊承道的傳信,振臂一呼,率領北軍投入起義軍,與哥哥楊承康南北夾擊,十八路反王被掃滅。

與此同時也盪滌了諸多門閥世家,讓更多的資源歸於普通百姓,百姓無不感恩戴德。

重盛四年,奸相黃博殺死幼帝,篡位稱朝,建立大清,改元盛德。

同年,楊承道發討逆檄文,與楊承康兩路大軍與燕京城下會師,滅掉大清,建立大明王朝。

楊承道稱帝,建元洪武,天下鹹聞,因此收割了一波大聲望,於系統中獲得青天化龍決,修為直達輪迴境,可以前往更高階的世界。

將帝位傳給楊承康之後,於洪武四年元月,霞舉飛昇!

洪武四年。

燕京城的初春還帶著些許寒意,但皇宮內的氣氛卻異常熱烈。今日是新帝楊承康登基大典,也是前帝楊承道飛昇之日。

楊承康站在太和殿前,身著明黃色龍袍,目光如炬。他望著臺階下跪伏的文武百官,心中感慨萬千。

十年前,他還是個在北境浴血奮戰的將軍,如今卻要執掌這萬里江山。

\"陛下,時辰到了。\"禮部尚書低聲提醒。

楊承康點點頭,正要開口,突然天空傳來一聲清亮的龍吟。眾人抬頭望去,只見一條青色巨龍破雲而出,龍背上站著一位白衣男子,正是楊承道。

\"兄長!\"楊承康驚喜交加。

楊承道飄然落下,手中捧著一卷古樸的竹簡:\"承康,此乃《青天化龍訣》,今日便傳於你。\"

楊承康雙手接過,感受到竹簡中傳來的磅礴氣息。他知道,這是兄長飛昇前最後的饋贈。

\"諸位愛卿,\"楊承道轉身面向群臣,\"朕今日便要飛昇上界。這大明江山,就交給承康了。望諸位盡心輔佐,共創盛世!\"

群臣齊聲應諾。楊承道滿意地點點頭,又看向楊承康:\"承康,記住,為君者當以天下蒼生為重。\"

\"臣弟謹記。\"楊承康鄭重行禮。

楊承道微微一笑,身形漸漸化作點點金光。隨著一聲龍吟,他的身影消失在雲端。

楊承康望著兄長離去的方向,久久不語。他知道,從今天起,這萬里江山的重擔就完全落在了自己肩上。

\"陛下,\"禮部尚書再次提醒,\"該舉行登基大典了。\"

楊承康深吸一口氣,轉身走向龍椅。當他坐下的一刻,太和殿內外響起山呼海嘯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