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石棺(第1/2頁)
章節報錯
他是我們的文化顧問,是專門研究古村落文化的,他說真正的文化遺蹟一定遺留在村裡。城市總是規規矩矩,雖然能看出一些東西,但要說更神秘的一些文化,一定是更原始的狀態存在,讓我們去尋古村。
他斷定這整片水域之下全部都有古建築,我們現在發現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確實之前探索的地方按照規格以及建築的整體分佈來說屬於城市。
那時候年輕氣盛,對於他的提議,大家都很心動。於是在距離獅城水域幾十公里的地方又分了幾個定位下水,想尋找一些古村落的蹤跡。
不知道是算運氣好還是運氣差,幾次下水以後,還真就給我們找到了這裡,過程我就不贅述了,總之我們發現了一個大祠堂,依山而建。”
說到這裡周教授看了看自己的手錶,大概是在確認時間。然後就加速了敘述的內容,挑了一些他所認為的重點。
“這祠堂內部有一間隱藏的房間,這個房間的造型很奇怪說是房間,不如說是一座塔的塔底座。後來也確實證明了這就是一座塔,只不過這座塔應該是直插在山體內部的。我們推測這塔某些層是在水面之上的,也就是存在氧氣。即使我們氧氣瓶裡的空氣不夠,也可以再想辦法。
而且我們以為只是很普通的一座塔,所以毫無防備就進入塔內。一到五層都很順利,都是一些浮雕擺件,講的是這個祠堂的由來,這個家族的興衰過程,沒什麼特別的,直到在第六層的時候我們發現了一個用四根鐵鏈鎖住的懸浮吊在半空中的棺材。也正是因為這口棺材,我們出了很大的事故。
我到的時候他們已經不見了,湖水中血跡瀰漫,留下一臺錄影機躺在地板上,只有我因為還在五層檢視浮雕而倖免。我當時就知道肯定出事了,所以我帶著錄影機就跑了。
我出來的地點就在這片河灘附近,這些年河裡水位大漲,當時做了記號的具體位置已經找不到了,等會你們由這裡入水,往北尋找,說不定還能找到。這就是當時留下來的資料影像。”說著周教授就開啟了一段影片。
這是一段剪輯過的影片,單獨拿出了出事那段,就像是在看一個啞片。
因為在水下的原因,影片裡的光線不是很好能見度非常低。能看出來底下河水相對比較靜止,因為我看到那些懸浮物隨水流動的速度非常緩慢。扛著攝像機的人應該是走在了最前面,所以我們看起來有點像第一視角。
隨著鏡頭的靠近,我發現這是一個上狹下寬長相非常普通的花崗岩質地的石棺,說它普通是因為它沒有雕刻,也沒有棺主的文字敘述,什麼也沒有,只是在上面附著著一些沉積物跟浮游生物。就這點線索根本判斷不出來是什麼年代的。
從石棺的使用歷史來說,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紅山文化,到商周時間逐漸開始流行起來。
我記得《史記·秦本紀》中就曾有一處記載到石棺:“是時蜚廉為 紂 石北方,還,無所報,為壇霍太山而報,得石棺,銘曰:“帝令 處父 ,不與 殷 亂,賜爾石棺以華氏。”死,遂葬於 霍太山 。”
大概意思就是當時蜚廉正在北方為紂王辦差,等他回來時,商朝已經亡了,並且他的長子惡來也因此死在了周武王的手裡。於是蜚廉到霍太山上設壇祭祀紂王,然後就得到了一個石棺,上面刻有銘文大概意思就是老天看在你沒有參與紂王的亂政,所以賜給你一個石棺,讓你後世子孫昌盛。於是蜚廉帶著小兒子季勝就隱居在霍太山附近,死後就葬在霍太山上。
我估計這石棺就是蜚廉自己搞出來的花樣,為了保自己後代,大兒子已經死了,二兒子不能再死了,畢竟那個時候的人是非常的信奉鬼神之說的,有這樣一個作為庇佑自己的藉口我感覺很正常。
眼前這具石棺的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