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離年少氣盛,再加上祖父是大秦第一猛將,父親也是有名的武將,小小年紀,自然是不服不忿的。

張良和扶蘇聽到王離的話,都沒吭聲。

他們不用說話,有人自會出手。

“啪。”

王賁眼都不眨的就是一個大腦蓋。

“老子還在這呢,還輪得到你帶頭衝鋒?你給老子逞什麼能?”

蕭何輕咳兩聲:“嚐嚐這個,這個菌子好吃。”

張良夾起一塊蛇肉,點了點頭:“確實不錯。”

扶蘇低頭笑了笑。

“王將軍不用擔心,想必過不了多久,華英就能帶著大伊萬和藥回來。”

王賁和蕭何張良都抬頭看向扶蘇。

大伊萬可不是誰說拿就能拿的,如果陛下沒在咸陽。

別說長公子的腰牌了,就是這一整個軍營裡的腰牌加一起,都不一定能讓火藥坊的人放出幾顆大伊萬。

“大伊萬……”

蕭何有些猶豫,當初大伊萬可是他去領的。

那傢伙,比牢獄重地看的都嚴謹。

說是三步一崗,五步一哨,重兵把守也不為過。

“相信我,一定能拿到。”

扶蘇堅定道:“一定可以。”

雖然他不知道為什麼,但心裡就是覺得,既然這個是黎先生研究出來的。

那就以他的腰牌,一定能領出來大伊萬!

嶺南和扶南國這地方,易守難攻。

運送物資也成問題。

但好在他們這裡也不缺什麼食物。

倒不是不想招降他們,而是大秦話在這裡,根本就不普及。

所以如今,只能等打下來,再說其他。

華英帶著扶蘇的腰牌和小隊人馬一刻都不敢停留。

傳訊兵已經快他們一步,快馬加鞭晝夜不停的趕往咸陽。

等華英等人到了,就可以直接取大伊萬和那些丹藥。

即便如此,華英也沒有絲毫的懈怠,他儘早到咸陽,就能儘早拿到東西趕回去。

“二殿下,如今扶南和大秦僵持不下,不一定什麼時候,扶南就會出擊。”

華英身邊的謀士開口道。

這次和華英一起去咸陽的,除了這一小隊兵馬之外還有他身邊的幕僚和從小伺候他的內侍。

“所以我們要儘快趕回咸陽。”

華英開口道:“大家辛苦一些,等打了勝仗,本公子再犒勞大家。”

謀士有些躊躇,哪個謀士不想自己輔佐的皇子日後有大造化。

如今正好有這個機會,怪也怪不得其他,只能怪扶南國。

於是打定主意,要說服華英。

“公子。”

謀士驅馬上前,到華英身邊:“公子和何須趕路那麼快?”

華英詫異的扭頭,看向身旁的幕僚。

“公子,戰場上的事,瞬息萬變,誰都無法保證下一刻會發生什麼?”

“若是長公子…發生什麼不測,就算到了陛下跟前,那也是要問責扶南國和留守在戰場上的大臣。”

“這一切都和公子無關。”

幕僚看著二公子華英一直看著他,定了定心神繼續勸說道:“自古長幼有序,沒道理可以是長公子殿下,而不是二公子。”

“長公子有陛下,小公子胡亥有國師,二公子,您該為自己考慮考慮了。”

在幕僚說完這句話時候,華英驅馬的速度就緩慢下來。

幕僚見狀心裡一喜,其實他說的也沒錯。

長幼有序是不假,但長公子和二公子,才差了多大?

只要長公子沒了,那二公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