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良師傾囊收益多(第1/1頁)
章節報錯
溫太老頷首,緩緩解釋道:“行走得遠了,見過的糟心事自然也就更多。有時候,人之所以可悲,是因為他擁有一顆渴望改變世界的心,卻並未擁有與之匹配的能力。我行走江湖這麼多年,見過太多的悲苦與不公,卻奈何無法一一解決。即便能夠插手其中一兩件,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誰也不能保證,在我消滅了一夥強盜之後,會不會出現更強大的一夥,甚至變本加厲。”
“您是對這個世界失望了嗎?”有人問道。
溫太老苦笑搖頭,自嘲道:“其實更多的是對自己失望。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呂凌帆默唸了一遍這句話,彷彿有了深刻的感悟,心性也有所提升。
“因為些許疲倦,或許也是對自己的失望,我開始探尋自我療愈之法,多年來一直苦苦追尋。”溫太老繼續說道。
李殊鴻好奇地問:“那您退居山門,做一位不爭不搶、不貪財的講師,這算是找到方法了嗎?”
溫太老的眉毛和嘴角微微顫動,“大概……算是吧。於我而言,解除心病的最好方法其實就是放手。只有看淡一切,不爭不搶,不去期盼,才能一點點減輕對自己的失望。把自己困在這一方學堂中,其實就是為了讓自己明白,世間萬事不會因為自己的舉動而改變。”
然而,一位弟子卻語出驚人,持出了與溫太老截然相反的觀點:“其實未必。如果實力真的到了某種程度,大概真的能夠以一己之力改變世界。不然的話,世上怎麼會有那麼多奇蹟發生呢?”
呂凌帆竟然有些認同這個觀點。
想當年,呂昭黎正是以一己之力扭轉了挫敗怨流軍的先鋒精銳的局勢,延緩了他們的進攻時間。
也就是說,只要自身能力到達一定高度,是真的可以改變世界的。
但要論達到何種高度才能改變世界,至少要登上武威榜才行。
溫太老並沒有反駁這位弟子的觀點。
在他看來,自己並不代表權威與絕對正確,任何人的觀點都有存在的道理。這也是他引來敬佩的原因之一。
呂凌帆雖然心中更贊同那位膽大的同門,但並沒有明面上公開贊同。他不知道溫太老究竟經歷過什麼,但他明白一點:未經他人苦,莫勸人大度。
於是,呂凌帆並不會認為這位前輩的教誨是矯情的表現,反而對其充滿了尊重和理解。
尤其是那一句“不是每個人都能做想做的事,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讓他難以忘懷,日後更是時常咀嚼這句話的深意。
是啊,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許多事情,只要能夠:()失憶兼詛咒:天甲資質皇孫落鄉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