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如此,便謝過公子了。但我不能白白拿您這麼多錢。這樣吧,我再送您幾幅對聯,用我今日帶來的最好的灑金紙寫下。”攤主道謝後正欲下筆再寫幾幅對聯送給呂凌帆。

就在這時,他忽然發現呂凌帆的面龐有些熟悉。他驚呼一聲:“您莫不是那位小英雄呂凌帆?”

呂凌帆微笑著輕聲回應道:“正是在下。不過我只是一個尋常人而已,並非什麼小英雄。”

在攤主的驚呼聲中,不少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這裡。

他們之中有許多人都曾經受過呂凌帆的恩惠:有的人的孩子在呂凌帆開設的公益學堂中讀書識字;有的人的父母在養老堂中得到了妥善的照顧;還有的人作為鰥寡孤獨者得到了呂凌帆的撫卹和幫助。

他們紛紛朝著呂凌帆的方向走來,都想表達一下自己的感激之情。

呂凌帆與熱情的圍觀者一一寒暄著。他耐心地聽著每一個人的感謝和祝福,也一一回應著他們的問候和敬意。

然而,當他終於從人群中脫身出來時,卻發現齊枳和幾個孩童已經不見了蹤影。

他無奈地自嘆一聲:“一個個真不夠仗義啊,丟下我就跑了。”

呂凌帆快步追趕著齊枳幾人,腳下的爆竹不時爆響,讓他有些心驚。他抬頭望向天空,只見綻放的煙花把大地映照得五顏六色,四處燈火通明,宛如白晝。時間不斷推移,街市上卻越發熱鬧,空氣中瀰漫著火藥的氣味。

當他終於追趕上齊枳幾人時,他們已經踏入了猜燈謎的區域。

眼前樓臺之上,各式各樣的燈籠高高掛起,燈謎競猜活動吸引了眾多行人駐足觀看。

猜燈謎也算是當地過年活動的重要一環,大多數人都會花上幾塊銀板嘗試,若是猜中謎底,不但能帶走燈籠,還能獲得附贈的小禮品,為新的一年討個好彩頭。

古街之上,滿牆燈籠高掛,光影斑駁。

百姓們圍聚一處,猜燈謎活動正進行得如火如荼。人們圍在燈籠下,有的低頭沉思,有的相互討論,有的躍躍欲試。猜中謎底的人歡聲雷動,而百思不得其解的人則懊惱不已,為白白搭上的銀板痛心疾首。

攤主則笑容可掬,悠然自得。

在人群中,有一個顯眼的少年才子,他眼眸炯炯有神,氣質超群。

他胸有成竹地吟詠出一個個謎底,引得眾人驚歎不已。有人投來羨慕的目光,有人讚歎他的才智。而這位少年才子卻謙虛有禮,氣度非凡。

呂凌帆左右打聽,才知道此人是今年中試的書生,因才氣十足、天資聰穎,被某位三品高官寄予厚望,特送來小荷城歷練幾年。

等此人有了基層經驗,再順理成章調回中心朝堂,勢必平步青雲,也定會是那三品大員的得力助手。

“大師兄,你整日通讀文學書本,書中總該也有不少墨水,倒不如與那公子比試一番?”點點滿懷期待地開口。

小海也趕忙附和道:“是呀師兄,你先前總與我們講如何在那禹城辯論賽上大放異彩,如今上臺殺殺那人的威風,也好讓我們曉得你不是在吹牛。”

呂凌帆搖了搖頭,自嘲道:“我這三兩知識,還是莫要拿出來丟人現眼才是。人家是正兒八經透過中式選拔的官員,是經歷了書山詩海的選拔、從經世至論中脫穎而出的才子。我與他相比,簡直就是雲泥之別,不可能是他的對手的。”

他雖然嘴上這麼說,但心中卻也不禁湧起了一絲想要挑戰的念頭。

齊枳在料峭的春寒中依然揮動著他那把摺扇,經過多日的相處,他深感呂凌帆才學深厚,值得一試身手。

突然,齊舒語打了個噴嚏,似乎是因為齊枳的扇風讓她感到了寒意。齊枳心中一緊,連忙收起摺扇,把齊舒語的棉袍裹得更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