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分道揚鑣(第1/2頁)
章節報錯
楚軍退去的第二日,商洛的十二萬秦軍進駐丹陽,主將為公孫策。
公孫策到位後,迅速引秦卒修築了丹陽南面的防線。
東西以淅水和丹水為天險,極盡地利。
而後,咸陽方面派遣欽差,是丞相司徒尚的長子,司徒南。
他帶來了天命帝的詔書。
追諡忠勇侯王言之為“荊國公”。
褒恤戰損秦卒,統免五年賦稅。
身為紀山一役殘軍的最高將,蒙伯代為領旨。
聽授了旨意,他心底總算是舒了口氣。
此戰之敗,錯不在王言之。
然秦卒戰死者眾,又與他這個主帥脫不了干係。
戰敗之責,便是褫奪了侯爵,抄沒家財也不為過。
眼下天命帝的聖旨,算是替王言之開脫了,猶有維護之意,諒底下的牛鬼蛇神也不敢責難王家。
荊與楚同義,“荊國公”即為“楚國公”。
勳貴能達侯爵便是極點,追諡公爵更是無上的殊榮。
以楚國號為封,彰示天命帝必伐楚境的決心。
喜郡王府的李常笑自然也收到了忠勇侯殉國的訊息。
他在府上設了一間靈堂,齋戒三日,便算是悼念了。
忠勇侯其人,雖是戰敗之將,卻好過苟且偷安,死得壯烈。
李常笑其實不認識忠勇侯。
硬要說兩者間的聯絡,不過是與他的長子王猛打過交道。
櫟陽伯王猛正在參與對魏國的征伐。
咸陽方面暫時封鎖了訊息,眼下丹陽還在,一切猶有挽回之機,便無需影響前線的軍心。
一月後,少梁傳來軍情,蒙仲領兵連下河東十三城,秦魏邊境再次向西推進了四百里。
恰好與楚人奪回的故土相當。
有了先前的教訓,天命帝也明白戰事是急不得的。
當天夜裡,天命帝乘龍輦親臨武安侯府。
與武安侯秉燭夜談,一直到子時才回返。
次日,帝傳旨蒙仲,要他就地安扎,無需繼續推進。
在這之後,原先緩和的秦朝堂再度動盪了。
金吾衛,又來了。
……
楚郢
以楚太子羋堰為首的楚皇室和楚貴族就地慶功。
郢都楚將紛紛列於宴席下首。
不必說,卻也能從衣著上將兩批人分出。
錦衣羅緞不染煙塵,麻布粗衫百孔千瘡。
此役楚國戰死兵眾也達到了十七萬,絕大多數為郢當地的守軍。
壽春援軍因為參戰晚,十萬楚卒不過折損了四萬,其中又以新兵為多。
楚太子麾下的兩萬部曲身處陣線後沿,幾是全員無損。
在三大王族的運作下,壽春方面遣派使者,宣佈楚皇的封賞。
來使名為宋昱,是景王一系的人。
擢太子食邑一萬,東宮侍衛編制加三千。
三位王世子各五千食邑,授“右領”職。
一眾姍姍來遲的楚封君子嗣也有封賞。
金銀珠寶,良田美婢。
討得楚太子歡心的幾人,更是因功封君。
反倒是郢地的守軍,似是被遺忘了。
聖旨一言未提戰死的十三萬楚卒撫卹之事。
楚太子犒軍的銀兩,號稱是百萬,可是真正送到郢城楚軍手中的不過二十萬兩。
衛斯麾下的衛家軍戰死三萬餘,算上傷殘,可戰之軍只剩一萬。
念在其先祖,得封“鄢陵君”。
熊黎此戰功績卓著,但是軍功盡數被算到太子的頭上,與他沒什麼關係。